0%

林草兴则生态兴。近年来,玉溪市围绕招商引资,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加速林草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规划引领方面,修订完善“十四五”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了“一中心三带五区”的布局,为特色产业突破指明了方向;实施“百名干部帮百企”方案,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有效解决企业难题;聚焦项目招商,通过精准摸排林地资源,建立50亩以上林地发展空间“一张图”,不断凝聚林产业发展的“爆发力”。目前,储备全市林产业重点项目13个,总投16.88亿元

     下一步,玉溪市将坚持特色引路,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特色产业,积极打造优势特色单品和产业带,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近年来,普洱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随着康体养生产业的逐渐兴起,普洱市逐“绿”而行,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健康生活目的地”目标,依托丰富的森林自然景观,打造高质量的森林康体养生项目,开展集森林文化、康体保健一体化的森林康体养生项目建设,多元化发展林下经济新业态,描绘青绿新画卷。
通往嘉保生物科技(保山)有限公司的道路是连接云南保山产业园区主干道重要的交通枢纽,当下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定位于国内首家横跨高端微生物多糖材料和植物多糖材料的专业食药品企业,嘉保生物科技(保山)有限公司于去年底实现一期投产,二期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建设。项目全部达产后,保山将成为全球第三大高端生物多糖研发生产基地。

     嘉保生物科技(保山)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是保山市绿色制造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保山市发挥优势、做优环境,以全方位、保姆式工作方式保障企业生产运行;瞄准重点产业,发挥优势精准招商,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做大做强。

     聚焦绿色硅光伏产业,全产业链推动绿色能源集聚集群发展;持续巩固扩大绿色生物制造产业成果,对接好省外咖啡生产销售方面的企业,适时推动共享工厂、开放工作室孵化落地,推动保山咖啡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差异化发展。
聚势赋能,向“绿”而行。近年来,楚雄州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持续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保障,加快发展以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为重点的5个千亿级、6个百亿级产业,全产业链打造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铜产业集群,加快宇泽、隆基、国钛、德钢等企业的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

     2023年,楚雄州生产总值迈上1800亿元大关。其中,“5+6”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1102.66亿元,占全州GDP的比重达60.35%。
走进位于保山产业园区的保山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机器轰鸣、纱轮飞转,工人穿梭其间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扶持,帮助我们搞懂政策、用上政策,争取项目、蓬勃发展。”公司负责人表示。

     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10个千亿园区之一,保山产业园区抢抓绿色轻纺产业发展势头,积极对接重点纺织企业, 以贴心“服务牌”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园区,进一步构建园区绿色轻纺产业链条,全面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链竞争力。
2013年以来,保山市结合资源优势,把轻纺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并规划建设保山轻纺产业园。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轻纺产业园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发展上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显现品牌效应。

     目前,全市轻纺产业有企业12户,上海中昊、山东恒丰、天津天纺、浙江凯喜雅、云南格律丝等龙头企业陆续牵手落户保山,初步形成了上游以缫丝、棉纺、包覆纱等为主,向下延伸拓展织、染、印、成品一体化发展的格局。2023年,保山市轻纺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0.63亿元,其中纺织业完成工业产值10.11亿元,纺织服装、服饰业0.23亿元,皮革制品及制靴业0.29亿元。全市投产桑园面积7万亩,全年饲养蚕78833张,鲜茧产量3300吨,农业产值1.83亿元。
玉溪是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之一。近年来,玉溪市高位统筹,科学谋划“数字玉溪”建设,出台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注重资源整合和人才培育,设立“数字玉溪”建设专项资金池,形成科学完整的指导体系,促进重大项目集约化建设和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推进全领域数字化转型,并招引培育了一批“兴玉数字化及数字经济人才”,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数字玉溪”建设引领下,玉溪数字经济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两亚国际化数字服务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
“枝繁叶茂”的几何树枝将创新孵化中心、新城展示中心紧密相连,这充满时尚感和设计感的独特空间,就是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

     作为全省唯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信息服务等数字经济产业为特色的专一园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经过12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基础设施完备、入驻企业丰富、管理服务周到、发展前景广阔的良好势头。

     目前,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浪潮、均和、九州通、数码港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开发区兴建项目,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兴业提振信心,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同时,已成功孵化花易宝、盛智易联、联合视觉、三耳等一批成长性良好企业。现有中小企业7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8家,在库项目30个,规上企业36个,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150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