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淑娟
橡胶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胶价低迷,加上人工成本不断上扬,植胶企业和大户承担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这一直是西双版纳州农机研究所所长董学成想要攻克的难题之一。
目前,国内有5家企业在研发电动割胶机。其中,由西双版纳州农机研究所联合当地一家企业研发的电动割胶机整体性能相对突出,可调节割胶深度、便于操作,割胶效率高、能提高产胶量。既降低了胶工的劳动强度,又减少了对树皮的损伤,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董学成说:“现样机已修改完备,正在从提高割胶速度、降低耗皮、增加产胶量、减少伤树率等4个方面进行性能测试,争取尽早向市场推介。”
董学成今年41岁,自1996年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机校毕业后一直在基层从事农机研究工作。这位“接地气”的农机创新能手,工作21年来长期深入农村一线与农民打交道,坚持做好全州先进适用农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他先后负责主持完成了多项省、州农机科技推广项目及农业生产的各项生产任务,协助召开了多次部、省级现场观摩会、培训会,为西双版纳州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董学成不仅将创新发明应用在当地,他研发的新型双开沟犁跨国作业,在缅甸色勒县一亮相就受到当地农户的追捧。“当时,州里组织一批拖拉机手参与缅甸色勒县万卡乡甘蔗种植工作,却发现国内开沟机不适应色勒地区地里树根较多、地势多为缓坡等特点,开沟后还需原路退回,一天仅能开出10亩地。”回到国内,他立马组织人员用了一个月时间开发出了新型双开沟犁,效率提高4倍,圆满完成了色勒地区紧急种植甘蔗的任务。
自2007 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农机推广部门采取“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强与老挝和缅甸合作开展农机跨境作业,组织国内农机手到缅甸四特区进行甘蔗种植机械化开沟作业,并在老挝推广机械插秧和机械直播种植水稻。近几年,董学成在境外负责、参与开展农机技术培训10多期,培训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操作使用人员1000多人次,促进了周边国家农机化的发展。目前,西双版纳州大型拖拉机每年在境外作业面积不少于2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