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吸引了省内外相关部门、企业、协会、高校的100多位代表聚集一堂。
泸水市旅游资源丰富,是傈僳族文化荟萃地。供图
2018年的元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新建村大南茂村合唱团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伴随着第二届云旅四季论坛暨泸水旅游推介活动在泸水市举行,参会企业为他们捐赠了包括专业演出音箱、调音台、音频效果器、无线话筒等10多件音响设备,让这个傈僳族民歌传承基地的乡亲们可以有更好的装备“包装”歌喉,来吸引八方来客,发展当地旅游。
为大南茂村合唱团捐赠音响设备只是第二届云旅四季论坛暨泸水旅游推介活动的一个小插曲,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新时代旅游扶贫目标、模式和路径”“怒江的生态地位与发展对策”“泛户外产业扶贫的解决之道”……省内外相关部门、企业、协会、高校的100多位代表聚集一堂,通过主旨演讲、主题分享、专题对话会等形式,围绕“深度贫困地区泛户外休闲产业旅游扶贫之路”这一议题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由泸水市委、泸水市政府、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两院”)主办,泸水市旅游发展局、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户外运动研究基地、昆明学院《旅游研究》、云南省旅游商会、昆明蜂鸟户外运动有限公司承办。
深度贫困 旅游资源却很丰富
泸水市是集“边疆、民族、贫困、宗教、山区、直过”为一体的典型代表,是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地区和云南省认定的27个深度贫困县(市)之一。全市有7个深度贫困乡(镇),69个贫困村,13375户4886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34.0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以上,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四乡(镇)、高寒山区和边境一线。
虽属深度贫困,但泸水市的旅游资源却很丰富,它是傈僳族文化荟萃地和多民族文化的天然活态博物馆,“刀山火海、四声部、傈僳摆时、白族勒墨人、景颇支脉茶山人以及驼峰坠机、片马抗英为主的红色文化系列”是泸水多彩文化的真实写照。泸水市地形以“一江、两山”为主体,形成“两山夹一江”的地貌景观,保存着中国西部亚热带山区完整的生物气候垂直带景观和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泸水市旅游业逐步形成了以省内游客为主体、国内游客为基础、入境游客为辅助的良好市场发展格局。
扩大聚合效应 走互动发展之路
旅游扶贫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发挥旅游综合功能、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战略支撑。“如何让泸水市优质的旅游资源发挥作用,给乡亲们换回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成为本届论坛与会嘉宾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活动以“请进来”的方式举办旅游推介,让旅游企业实地了解、认识泸水和怒江的旅游资源、产品。“一定要对这个地方的地质做一个详细的论证,看它整体的稳定性如何。”与会嘉宾参观了“怒江之眼”的选址地悬崖小镇,云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杨华金提出了自己对于建设悬崖小镇的看法,他认为,建设悬崖小镇要仔细研究当地的地质地形条件,因地制宜。
“今年是云旅四季论坛举办的第二届,四季论坛是一个融创品牌,它的宗旨是服务县市区,沟通政商学媒,我们将旅游方针、政策、工作任务重点带到县市区,也将权威的专家、有思考有责任担当的企业、旅游的新业态带到县市区,指导当地旅游的发展,形成助力,共同打赢这一场脱贫攻坚战。”“两院”副院长蒙睿说。为了向省内外、海内外推介泸水旅游资源、宣传泸水旅游产品,为泸水脱贫攻坚贡献旅游产业的智慧和动力,本届论坛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产业链长、产业属性综合的特点,将参与者范围从旅游扩展至农业、生态、信息等领域,扩大聚合效应,并邀请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代表分享旅游扶贫经验。
业界人士认为,云旅四季论坛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怒江州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落地泸水市,对当地推进户外运动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旅游扶贫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旅游与扶贫互动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多家企业与泸水市签订合作协议
活动中,泸水市旅游发展局代表泸水市政府与昆明蜂鸟运动有限公司、云南风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豪鑫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云南飞之梦滑翔服务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两院”又与驾御互联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论坛结束后,“两院”和云南风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还实地走访了福贡、片马口岸等地,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考察。
目前,泸水市已编制《泸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泸水怒江大河运动公园总体策划》,完成百花岭一期、金满、大南茂旅游特色村和辣子咪溜索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维拉坝旅游小镇、下片马旅游特色村(国门第一村)、跃片红色旅游公路、三界桥至丙中洛最美公路、保泸高速公路等项目;推进南坝房车露营地、大南茂旅游创客园区、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景前区、悬崖小镇旅游综合体、百花岭特色旅游村二期、登埂温泉精品酒店、上江叶子花村等项目。
泸水市旅游发展局副局长和继表示,下一步,泸水市将结合旅游扶贫方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具有企业关注度、有市场针对性、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线路,全面推向市场,增加旅游创收,提升旅游形象。记者杨艳萍报道
各方观点
“两院”副院长蒙睿:
旅游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时期,旅游+成为一个普遍发展方式,而旅游和体育的结合就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两者的结合能孕育更大的市场价值,让资源有更好的叠加和发展。怒江流域生态、资源价值很高,但生态有一定的脆弱性,我们考虑应该发展人数少一些、附加值高一些的旅游方式,就是生态旅游、小众旅游,为此,我们积极引入泛户外休闲产业,泛户外对生态和环境是友好的,破坏小,不需要做很多的建设,当地老百姓可以参与,是非常适合的。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户外运动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胡晓:
社区参与是最好的脱贫方式,如果老百姓能自发地参与,有社区精英的牵头带动,政府部门的加强指导,并及时进行社区能力建设,社区旅游扶贫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景区周边社区能原汁原味地表达民族文化,因此必须让当地的老百姓真正参与到旅游发展中。要把当地打造为旅游目的地,就要让游客停下来,住下来。可以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宿,让游客们可以感受当地文化,住在老百姓家,与他们有情感的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
《旅游研究》主编、教授窦志萍:
旅游扶贫是一种能发挥当地群众主观能动性,并且有尊严的扶贫,利用乡村旅游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就要让当地群众知道,什么是乡村旅游,自己怎么参与,如何从中受益。要将旅游职业教育导入旅游扶贫,当地的村支书要作为优秀的带头人,把蓝图画好,把资源故事讲好,同时积极借助外力,把生活故事和发展故事讲好,对旅游资源做一些时尚的设计,来转变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以此推动旅游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