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祝惠春
□ 新三板最大成绩是让中国的资本市场从仅仅服务大型企业,向同时服务中小型、创新型企业扩展
□ 目前新三板流动性不足的缺点凸显,而流动性不足,融资功能弱,导致做市商制度发育不良,协议转让又因交易不透明而饱受诟病
2013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在北京揭牌。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决定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容至全国,新三板成为继沪深交易所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与总市值分别为11630家和4.94万亿元,分别是市场初建时的33倍和90倍;行业覆盖从初期的12个行业大类发展至覆盖全部89个行业大类;全国地级市覆盖率超过了90%。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创业过程中尚未盈利的中小企业因为缺少资产抵押,缺乏融资渠道。新三板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制度正在改变这一状况。挂牌新三板以后,创新创业企业包括尚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股权直接融资。5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占71%,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占66%,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占37%;有1109家尚未盈利的企业通过新三板实现了股票融资,占融资企业家数的20%以上。
5年来,新三板形成多元化直接融资体系,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挂牌企业获得了股票合法公开转让渠道,提高了金融服务获取能力,改善了融资条件。
从2013年的10.02亿元到2017年的1336.25亿元,普通股股票融资金额划出漂亮的上扬曲线。5年来,共有5540家挂牌公司完成8620次股票发行,共实现普通股融资4087.42亿元。
更重要的是,新三板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拓宽了早期投资退出渠道,丰富了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链条。目前风险投资基金(VC)、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持股的挂牌公司数量占比超过60%。据清科统计,2016年以来大多数VC/PE投资的项目通过新三板退出。
东北证券股转业务总监张可亮认为,新三板最大成绩是让中国的资本市场从仅仅服务大型企业,向同时服务中小型、创新型企业扩展。新三板成为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金融体系从间接融资独大向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平衡发展的突破口。
新三板弥补了中国资本市场服务体系的缺失,增强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的能力。挂牌企业按照公众公司的要求,逐步规范会计信息、健全公司治理、提高运作透明度。2013年挂牌公司平均股东人数仅为22人,仅有2家挂牌公司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目前,挂牌公司平均股东人数为39人,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挂牌公司有401家。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降低了银行审贷和监督成本,已有5800余家挂牌公司通过银行推出的专项金融产品,获得贷款逾5000亿元。
在并购方面,截至2017年末,挂牌公司累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和收购1002次,交易总额1526亿元,其中七成以上属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进行产业整合或传统制造业公司谋求转型升级。上市公司收购挂牌公司日益频繁。
不过,目前新三板仍然存在流动性不足的缺点,而流动性不足,融资功能弱导致做市商制度发育不良,协议转让又因交易不透明而饱受诟病。
2017年12月22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新制定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标志着深化新三板改革迈出关键步伐。其中,改革交易制度,引入集合竞价,把价格的公允性放在了重要位置,同时推出盘后大宗交易。这些改革将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为持续改善流动性奠定基础,也为再分层推出精选层,以及由集合竞价升级为连续竞价两项改革留下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