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瑾 实习生 钱小莉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2.3亿,占总人口16.7%,65岁以上人口已突破1.5亿,占总人口10.8%。据统计,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长9.74%,预测2050年养老产业值将占GDP的1/3。换句话说,“银发产业”涌动着亿万商机。而就云南来说,2016年,云南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00万人,潜在商机无限。22日,云南省老龄办相关处室负责人与两名省政协委员、两名养老产业业界人士齐聚“两会聊天室”,围绕我省养老产业发展优势、潜力、模式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言献策。
“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大理州委主委杨增铭提出,要发展好云南省的养老产业,势必要融入云南本省的独特优势,这其中不光应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资源,还包括人文环境、民族文化等元素。
“从目前的养老产业现状来看,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养老产业的理解还有些狭隘,消费观念和市场观念也需要转变,除了要把养老产业提高到健康养生消费的观念来看,在居家养老方面也还有许多的发展空间。”面对这样的现状,杨增铭建议在互联网时代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老年人的需求、健康习惯甚至是养老模式趋向做一些基础性的调研工作,这对于下一步制定长远的养老产业规划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还应关注农村的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利用精准扶贫和乡村政协工作把农村老龄活动室与养老健康养生结合起来,打造农村的幸福家园,为广大农村养老提供坚实的保障也应纳入思考。”杨增铭说。
在云南,养老产业和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潜力和优势,如今最需要做的就是组织调研尽快建立适宜云南省本土的居家养老新模式。“通过组织调研等方式,政府部门可以引进一些好的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从居家养老层面提供更为适宜云南省养老产业发展的模式。”省政协委员戴信鑫认为。
对于云南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民建云南省委也提出相关建议,利用云南的立体化气候、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有机生态农业食品资源、多民族文化资源打造100个特色医养结合小镇;创建升级版的老年文化体系,打造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产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