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研发大楼效果图。 供图
云南省特色植物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定容。 记者张怡摄
OLED微型显示器的应用带来不一样的成像体验。 记者张怡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刚刚结束的昆明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也把科技创新提到重要位置,指出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确保到2020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昆明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在政策鼓励、企业助力和社会创新氛围的营造下,有了更多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平台倍增计划和科技服务业发展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中国-昆明科研院所发展战略联盟正式成立;新增省级创业园区16个、众创空间10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3%。2017年,昆明市发明专利结构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专利权人主体结构中,企业占比从2015年的44.09%上升至2017年的49.29%,逐步成为区域创新主体。这其中,作为企业承载平台的开发(度假)区支撑作用明显,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实施,一间间重点实验室的建成,一项项研发成果的应用,为昆明市“188”等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园区发展插上了翅膀。
高新区
原料药研发增强产业竞争力
昆明高新区是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生物医药企业占全省生物医药企业总数的80%以上。不久前,园区设立了规模为1亿元的产业基金,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此前,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因关键技术欠缺,没有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植物资源。对此,2010年,云南省特色植物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园区企业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了。研究中心主要以植物原料药新产品、技术工艺研究开发以及中试和产业化为特色,以重要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及现代分析检测技术为核心支持,解决植物原料药生产过程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医药生产是一条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只有严格把关原料药的提取,由粗放向精细转变,提升药品标准,才能为下游企业生产提供优质条件,使生产出来的药品里面的原料药含量更精确。”云南省特色植物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化室主任武正才说。
那么,在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上,研究中心做了哪些创新?武正才说,在提升植物原料药灯盏花素、三七总皂苷、三七叶苷等产品工艺技术水平上,主要应用了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絮凝澄清技术等;在开展植物原料药提取物标准升级上,主要应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等现代检测技术、分析技术和在线控制技术。通过技术提升,主导的三七总皂苷及灯盏花素标准收载进入了2010版《中国药典》,提升了整个云南三七总皂苷及灯盏花素原料药行业的技术及质量水平,为下游制剂血塞通系列产品及灯盏花素系列产品提供了更优质的原料,药品质量大大提升。“原料药质量和标准的提升让注射级灯盏花素和注射级三七总皂苷抢占了市场,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至目前,间接实现经济效益1亿多元。”武正才说。
科技创新是高新区生物医药大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武正才谈到,随着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在云南特色植物原料药等方面创新性的提升,以及技术成果产业化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整个园区乃至云南省中药植物提取物的国际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经开区
光电子技术独占鳌头
昆明经开区在全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上处于领先水平,金融电子、计算机及通信设备、集成电路、OLED微型显示器等企业的集聚,更是提升了园区整体发展水平。
普通的眼镜开启一个按钮后,镜片里便呈现出了微型屏幕,屏幕里清晰地播放着各种画面,这是OLED微型显示器呈现的效果。2008年在经开区注册成立的云南北方奥雷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OLED微型显示器生产。“当时的显示屏应用范围窄、集成性差、分辨率低。”云南北方奥雷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季华夏说。2008年,看到了传统显示屏的局限及OLED应用后带来的便利性,季华夏牵头设计和建设了国内第一条OLED微型显示器生产线,并自主开发了多项新型关键技术。2009年4月,奥雷德公司完成了生产线设备全线工艺贯通,同时生产出中国第一台自动式800×600高分辨率(SVGA)OLED微型显示器;2011年,完成了整个800×600高分辨(SVGA)OLED微型显示器系列产品的研制和生产,0.5英寸、0.6英寸和0.97英寸的尺寸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
季华夏介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技术已成为重要的技术,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基于创新需要,2017年,该公司成立了致力于OLED研发的昆明市OLED微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攻克新难关、研发新技术。
目前,奥雷德公司在OLED微型显示器技术研发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采用低功耗0.18微米CMOS技术研发的OLED主动驱动电路,攻克了高精度对位、高密度像素点制备i-Line光刻技术;设计和制备了具有高功函数、低电阻、高反射率的金属阳极,突破了单一阳极结构的不足,有效降低了薄膜表面粗糙度和电阻。同时,解决了OLED器件密封难的问题,提高了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寿命,填补了该产业在国内的空白。领先的技术也给公司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奥雷德公司数据显示,成立第三年公司就实现了盈利,2013年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2500万元。2017年,相关产值超过1亿元,实现盈利3000多万元。
季华夏表示,接下来,研究中心将继续推进研发工作,未来两年主要依托WVGA041和OLED微型显示器的开发,发展高效长寿命顶部发光OLED结构设计及器件制备技术、智能化微型AMOLED显示器件集成和穿戴式显示器集成技术等。可以预见,在科技的引领下,凭借OLED微型显示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企业将能成为引领园区经济发展的“独角兽”。
晋宁工业园
盘活磷矿资源
提升经济价值
丰富的磷矿资源为晋宁区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早在2011年,晋宁区便开始谋划磷化工产业发展,提出投资25亿元建设精细磷化工基地。随着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磷化工企业落地晋宁工业园区,企业之间的交流互补让产业不断壮大。
然而,晋宁工业园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还存在资源得不到完全利用、产业发展受限制等问题。鉴于此,2016年,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出资设立的昆明市磷资源梯级利用与磷系化工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成立。针对昆明市磷资源及磷系新材料学科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实验室主要开展创新性研究,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昆明市磷资源梯级利用与磷系化工新材料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磷矿与磷化工都分属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双方以磷精矿为技术节点,分段开展技术研究与技术经济评价。前端磷矿选矿以提高磷矿品位、降低杂质为目标,通过擦洗或浮选获得精矿;后端依据精矿化学成分制备肥料或其他磷化工产品。近年来,磷矿萃取精矿指标已经有所下调。但即使是这样,磷矿采选前端选矿产率依然在下降,尾矿量增大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而后端磷化工磷酸杂质不断攀升,磷化工产品水溶磷、养分等主含量不达标。伴随这一问题出现的是磷矿选矿和化工分属不同的研发领域,技术方面没有交叉。对此,实验室成立后,一方面加大交叉学科的研发力度,提高研发互补性;另一方面,加大产学研合作,优势互补,在新材料与固废综合利用方面,与清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德国巴斯夫及以色列化工集团等合作,不断提升技术输出量。
目前,非磷酸盐沉淀法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可降低萃取磷酸用矿品位,将选矿入选品位由22%降至18%,直接盘活云南低品位磷矿17.16亿吨,创造2000多亿元的潜在经济价值。磷石膏可控合成硫酸钙晶须替代造纸原浆纤维的研究,聚焦磷石膏大量堆放带来的环境问题,利用磷肥副产品磷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替代造纸原浆纤维能带来环保及经济效益的优势,完成了磷石膏可控合成硫酸钙晶须的研究以及硫酸钙晶须结晶技术。下一步,实验室将与造纸企业合作,把磷石膏的综合利用落实到实处。“造纸原浆部分来源于桉树。利用该技术,可以减少桉树的种植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验室负责人说。
技术有了突破,园区对企业的支持也不断加强。在2017年5月召开的昆明市晋宁区磷化工行业企业家座谈会明确,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在扶持政策落实、企业用水用电、土地手续办理等具体工作上为企业排忧解难,切实营造更优环境,通过助推企业发展提升全区经济发展水平。多方利好之下,2017年,实验室推出了新型浮选药剂、絮凝剂和土壤调理剂等产品,新工艺应用力度大幅提升,取得了产值9000多万元的成绩。
2017年9月,昆明市印发的《昆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指出,将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暨昆明国际科技创新高地(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云南滇中新区、经开区)、昆明国际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聚集区(盘龙区、呈贡区)、昆明国际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呈贡区)、科技创新型产业聚集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高原特色农业聚集区(晋宁区、东川区、石林县、宜良县、富民县、禄劝县、寻甸县)六大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是保持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各个创新项目的实施则为昆明创造了新产业新业态。在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节点,科技创新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可以预见,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在多领域的渗透,将带动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创新变革,让区域经济跑出加速度。
记者张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