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要闻
官渡区:展现新作为 开创新境界
2018-01-25 11:15:35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关上森林公园

滇池国际会展中心

 
 
官渡古镇
 
云南省博物馆
 
王官湿地
 
云南大剧院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2017年,官渡区在上一年全省率先突破GDP千亿元大关的基础上,以“强基础、提效能、促发展”为主线,抢抓机遇、持续发力,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140亿元和463.4亿元,同比增长均达10.5%。与此同时,全区开发建设加速推进,非房地产项目投资份额逐步提升,各项事业亮点频现、成果丰硕,已经从“十三五”开局的“打基础、增后劲”,进入到“见效益、出形象”的新阶段。

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官渡区紧盯争当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排头兵这个目标,明确“四个争当、三个助推”的主攻方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力以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明显的发展之路,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展现官渡发展新作为,开创官渡发展新境界。

“见效益、出形象”

全区发展质量全面向好

“作为全市主城核心区,官渡区各项发展优势条件正在不断向好。”官渡区委主要负责人近日表示,官渡区拥有巫家坝、滇池会展这两个主城区内可供连片开发面积最大的片区,资源丰富;城市更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在库项目,投资总量近2000亿元,潜力强劲;与空港经济区、综保区逐步形成融合联动的良好态势,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官渡正处于“投资拉动效应明显、质量效益逐步提升”的关键时期。

信心来源于扎实的基础、明显的优势。回顾2017年,官渡区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7.95亿元,是2016年的1.38倍,投资拉动效应不断放大;非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得到优化。3家企业入选全国首批展览业重点联系单位,会展龙头逐步显现。5个特色小镇被纳入市报省项目,官渡古镇入选全省一流特色小镇名单,会展小镇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借助“商洽会”等平台,赴北广深杭等地招商推介,共签约23个项目886亿元,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中铁建、中交建、保利、景成、宝能等“三个500强”(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区域总部落地巫家坝。打造税收千万元楼宇5幢,亿元楼宇3幢,总部企业入库税金增长28.56%。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1140亿元和46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全区发展质量全面向好。

改革创新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官渡区抓住主线、破解难题,积极落实95项改革要点及19项重点事项,民主法治、商事制度、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深化投融资改革,PPP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招标总量相当于以往区财政投资开展公共项目建设10年的招标量。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多证合一”,注册市场主体总量、年度增速居全省第一。加快人才培育引进,评选出首届“官渡突出贡献人才”,进一步激发了发展活力。此外,被评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区,官渡电商产业园入选全省年度电商园区五强;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称号,面向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服务(昆明)中心落户官渡;云子围棋被认证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吴井街道石井社区、南站小学分别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校园。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官渡区既全力促发展,又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去年推进实施67项道路项目,广和路、子泰路等11条道路、3个节点建成通车。织布营城中村微改造成为全市样板。海河黑臭水体完成整治,成为全国首条从监管平台上销号河道。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被省政府评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大型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农残检测全覆盖,在全市首家启动垃圾分类清运。成功引进北京八十中、昆一中、云大附中等优质资源,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数量接近全市其他3个主城区总和。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省首家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落成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居全省第一,关上街道被评为全市唯一一家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预计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0693元和18780元,绝对值居全省第一。

站在新起点,官渡已经从“十三五”开局的“打基础、增后劲”,进入到“见效益、出形象”的发展新阶段,为今后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坐标、新路径

主攻“四个争当、三个助推”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省委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为做好新时代的历史答卷,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官渡区紧盯争当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排头兵这个目标,编制完成了《官渡区争当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排头兵行动纲要(2017—2030)》,着力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展现官渡作为。

“要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必须围绕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以贯之抓落实。”官渡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要突出进位争先这个目标,在全国格局中寻找坐标,从发展指标、管理服务、能力水平等多个维度,主动对标看齐先进发达地区,实现既有量又有质的发展,保持并扩大在全省、全市的领先优势,全面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持续提升在全市的份额占比,力争到2020年全区GDP总量达到1630亿元,到2030年达到4500亿元。

新坐标已然清晰,新路径更加明确。全区上下已形成共识,要把握“四个争当、三个助推”这个主攻方向,确保到2020年,在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过程中展现新作为;到2025年,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特征初步显现过程中取得新成效;到2030年,在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过程中作出新贡献。

这是推动官渡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四个争当”即加快基础建设,在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建设中争当排头兵;发挥特色优势,在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建设中争当排头兵;优化城市品质,在“世界春城花都”建设中争当排头兵;发展大健康产业,在“中国健康之城”建设中争当排头兵。“三个助推”即强化引导服务,助推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投融资改革,助推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影响力,助推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

官渡区同时明确,要增强改革开放这个动力,以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开放拓展新空间,以创新增添新动能,构建改革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明显的发展之路。要强化优化环境这个保障,既全面提升经济质量、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又注重打造文化品质、市民素质、社会治理、服务意识等软环境,着力构建“天蓝、水清、地绿、城美、人和、物畅”的宜居宜业城区。

综合分析形势任务,官渡区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突出“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主基调,决胜全面小康,争当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排头兵。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以上。

攻难点、强支撑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综合实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的奋斗,要求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激发各类创新活力,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官渡区委有关负责人说,官渡将针对发展瓶颈和阻碍,主动研究谋划一批涉及扩大开放、产业升级、生态建设等领域的重点改革,确保改革真正落地见效、破解难题,争当深化改革先行区。主动参与澜湄合作滇池论坛、澜湄博览会等国际性活动,借助南博会等展会平台,加强与空港融合,与综保区联动,加强对外资本引进、渠道建设、市场对接。推进人才强区,围绕人才公寓、住房补贴、户籍迁入、子女入学等方面,织密服务保障网络,吸引更多高层次、专业化、紧缺型人才,打造服务官渡、引领全市、示范全省的人才特区。

登高望远,更要居安思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官渡区委、区政府清醒地看到,当前,官渡区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滞后、产业转型升级还需加快、滇池水环境治理成效亟待提升等方面。

找准问题补短板,官渡将着力打造品质优越核心区。加快推进“五网”基础建设,持续改善区内微循环和区间连接路网系统,加强地下综合管廊配套。实施立体车位、智慧停车场选点规划建设,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配套设施短板。全覆盖推进“三旧”改造连片开发,确保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建立“城市双修”长效机制,改善老城区环境品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系统开展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建设生态优美、环境怡人、和谐文明的美好家园。

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落实“9+1”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提质,培植更多优势特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仓储物流向总部物流转化。实施旅游发展“八项工程”,创建云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充实大健康项目库,发展诊断医疗、养老护理、运动养生、健康管理、美丽塑造等特色产业。整合官渡古镇、省博物馆、大剧院、云南文苑等文化资源,推动设计中心、创意工坊、艺术品交易等业态集群发展,打造文创产业重要增长极。深化同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培育龙头会展企业,依托巫家坝金融聚集带、滇池金融小镇“一带一镇”产业发展布局,打造总部集群,支撑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惠民生、办实事

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党中央已经明确,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官渡区坚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推动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2018年,官渡区将加强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建设,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促进“增量扩优”。深入实施智慧医疗、分级诊疗,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加快区人民医院迁建步伐,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医养结合试点步伐,确保2020年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建立分色分级管理制度,解决好地产纠纷、非法集资、欠薪讨薪等涉及面广的重大矛盾纠纷。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城乡居民总体增收。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做好脱贫攻坚对口帮扶。

后记

过上好日子,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新时代的发展更有温度,需要不断增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系统性、创新性、实效性,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官渡区将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纠正“四风”不止步,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执行好“防错容错纠错”制度,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构建与争当排头兵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决胜全面小康,争当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茶志福/文 王正鹏/图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