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要闻
昆明盘龙区履职托管这8年
2018-01-26 10:42:59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浦美玲

2009年8月起,为使松华坝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统一,嵩明县滇源镇、阿子营镇经济社会事务正式交由盘龙区托管。自此,盘龙区负责起对水源保护区范围内4个乡(镇)的统一管理。日前,云南省政府先后下批复,同意嵩明阿子营街道和滇源街道调整至盘龙区管辖。托管到直管的8年,使命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没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端不好昆明头上这“一碗水”。且看——

是历史的选择和嘱托,是人民的信任和期盼。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饮用水资源保护区,承担着昆明主城区75%以上的城市供水,素有“盘江之源”的美誉,被称为昆明头上“一碗水”。

2009年8月1日起,为使松华坝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统一,嵩明县滇源镇、阿子营镇正式交由昆明市盘龙区托管。盘龙区成立了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双龙、松华、滇源、阿子营4个乡(镇)实行统一管理。托管期满后,日前,云南省政府先后下批复,同意嵩明阿子营街道和滇源街道调整至盘龙区管辖。

从托管到直管,这条路盘龙区走了近8年。

这8年,是艰辛不易的8年,是默默付出的8年,是开拓创新的8年。8年来,盘龙区不负众望,用智慧、勇气和担当,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全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确保纳入考核的水源地进入松华坝水库主要河道水质均保持在Ⅱ类水。

担当使命 筑牢责任

与很多地方一样,昆明市也曾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上产生矛盾。“一碗水”之源的冷水河、牧羊河,遭遇污染。

松华坝水源区治理,迫在眉睫。昆明市当机立断:将水源保护区交由一个统一的行政区进行管理,实现 “一区一源”。将位于昆明市发展第三板块管理的水源保护区,纳入昆明市第一板块盘龙区进行综合管理。

盘龙区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担起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而对于肩负托管责任后的盘龙区而言,886.93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中,有629.8平方公里是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从此,全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仅有250平方公里,在昆明各县(市)区争相进行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时,盘龙区成了全市唯一没有工业园区的地方。不仅如此,托管后,全区农业人口猛增3倍,发展的难度不言而喻。这在周边县区正全力与GDP赛跑的当时,对盘龙来说无疑是一大重担。

如何破解难题、寻找出路,并保护好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成为横在盘龙区面前一道紧迫而艰难的难题。

水源保护区占管理面积的71%、可利用土地有限,只有通过差异化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才能使盘龙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盘龙区科学研判、冷峻思考,走出了一条特色取胜的跨越式发展路子。这组数字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目前,盘龙区投入使用的楼宇共82栋,楼宇面积达299万平方米,其中北京路沿线就汇集了33栋楼宇,总面积达133万平方米;共有总部集团型企业56家,其中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知名企业25家。2017年,税收达到千万元以上的商务楼宇有22栋,其中上亿元楼宇10栋。

保护水源 义不容辞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在城那头,盘龙区坚持经济GDP和绿色GDP两手都不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松华坝水源保护工作,成立了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关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松华坝饮用水源保护的实施方案》。

自2009年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全部区域归入盘龙区管辖范围以来,盘龙区以“生态立区”为发展思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改善松华坝水源区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实现水源保护区内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源区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严格执行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深化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逐步健全水源地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实现水源区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盘龙区委、区政府强化担当意识,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和规定,对于发现水源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违法行为敢于调查、敢于追责,同时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建立了覆盖所有街道、村庄的水源区保护生态屏障。

如今,盘龙区在治理保护水源区与应急事件工作上积累的“盘龙经验”已在全市推广,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水源地治理保护的“昆明模式”。

加大投入 改善环境

勇担重责,体现的是勇气;大力投入,彰显的是魄力。

每年,盘龙区都把水源地保护的财政资金筹集和监管作为重点工作,将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多渠道筹集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项目资金,确保建设资金到位。自2008年以来,盘龙区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均超过3%。

2011年,滇源、阿子营基本支出预算达到了6973万元,财政资金总投入比2010年增加了1557万元。鉴于滇源、阿子营街道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盘龙区加大了对水源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当年区财政共投入水源保护区各类专项资金9713万元,资金投入涵盖了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环卫、教育、卫生、计生、社会保险、救灾救济、民政等方面。

由于加大了投入,松华坝水源保护工作也就驶上了快车道。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盘龙区就封堵牧羊河、冷水河排污口76个,治理排水口162个;建成日处理生活污水1000吨/天的滇源集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500吨/天的阿子营集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了水源区144个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共建成污水处理站2座,建成沿河村庄污水净化湿地3020亩。

截至2016年,盘龙区在水源区内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近50亿元,在水源区内共创成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文明村,全区省级生态文明区创建工作获省政府正式命名;新农村建设共完成省级重点建设村33个,完成2个省级重点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已累计成功创建39个省级“卫生村”。

综合整治 严控污染

走进地处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核心区的阿子营街道铁冲村,一种无拘无束的水生态气息扑面而来——清澈见底的流水在房前屋后哗哗流淌,造型别致的小楼房掩映在树木中。沿着宽敞的村间道路来到湿地边,水清岸绿,风光迷人,湿地间相连的地方筑成林间小道,两旁杨柳依依,水面上人影、树影、屋影重重。

“如果说松华坝水库水源区是昆明的心脏,那么铁冲小流域就是毛细血管。如果毛细血管堵塞了、污染了,心脏就会受伤,昆明人的健康也就得不到保障。”盘龙区阿子营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站长夏发东形象地说。

在水源保护区内,盘龙区实施了“止耕禁养、退耕还林、禁花减菜、测土配方施肥、农改林、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六大工程,严格控制污染。完成了1045亩生态修复;2016年完成20.1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开展测土配方7万亩、5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开展农村“清洁田园”工作,开展5万亩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

“十二五”期间,盘龙区累计投资18560万元,实施完成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逐步解决了污染问题,削减入库量,提升水质;“十三五”期间,盘龙区开展松华坝水库径流区龙潭、重点水库水源保护工程,冷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入滇河道水质,保证河道防洪标准。

搬迁移民 保证水质

为保证昆明主城区的人们能喝上清洁健康的饮用水,2011年4月起,松华坝水库一级保护区核心区移民搬迁工作正式实施。此次移民搬迁工作主要涉及盘龙区龙泉、双龙、松华、阿子营、滇源5个街道办事处的15个村。

盘龙区自启动松华坝水库核心区移民搬迁工作以来,已完成移民搬迁1226户、3080人,总体签约率达97.1%。目前该区主要开展落实移民民生及后续管理问题,解决好移民社区管理、教育医疗、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问题。

随着移民搬迁工作的完成,将为一级保护区核心区创造39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进一步增强松华坝水库的生态建设、水环境治理、涵养水源功能、保障水资源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的移民工作总体目标,从2017年11月1日开始,盘龙区在茨坝街道德惠小区内启动松华坝水库一级保护区核心区移民安置房不动产权证登记人员核定工作。本次核定工作是办理移民房产证的基础工作,涵盖了移民及其直系亲属,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移民需求。

结构调整 增收致富

盘龙区不断加大水源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一级水源保护区严格限制发展,主要进行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二级保护区内实施禁花减菜、退耕还林等措施,重点发展经果林和水源涵养林,适度发展有机农业;三级保护区内全面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有机生物肥和化肥用量少的作物种植,从根本上减少化肥施用量,加快调整水源地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对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据统计,盘龙区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5000亩;实施退耕还林53765亩,建设永久性林带52606亩,2016年完成农改林补助5410.38万元;严控畜禽养殖,历年来关闭畜禽养殖户1300余户,水源区一级区及河道200米范围内已全面禁养,水源二、三级区无畜禽规模养殖户。

为了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近年来,滇源街道采取土地流转、公司示范、大户带动的方式,在三转弯杨柳塘引进示范种植中草药黄芪、当归、芍药、白术等近200亩,经济林果100 亩,原种植的2000亩核桃已列入品种改良计划。科学有序做好生猪、土鸡、肉牛等特色养殖业。

阿子营街道引导农户种植冬桃、美国加州李、早熟梨等,让阿子营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可以采摘,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可赏。

精准扶贫 挂图作战

盘龙区虽然不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但自从托管滇源、阿子营街道以来,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全区有建档立卡省级贫困村2个(阿子营街道果东村和滇源街道三转弯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67户3228人。

按照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盘龙区谋定而动,挂图作战,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推进。

盘龙区先后投入资金约1.2亿元(省、昆明市共100万元),实施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等“七个一批”工程,圆满完成了贫困村9项脱贫标准。此外,按照盘龙区相关规定,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核心区移民,还可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每人每年可享受100元区级财政的参保缴费补助。自2016年起,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

初心不变 决心不减

历年来,盘龙区各部门稳步推进、紧紧盯住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各类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放松,换来了保护区内村庄变美、河道变清、生态变好的景象。

全区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水源区内构筑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力度、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确保松华坝水库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二类水标准。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盘龙区明确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始终把松华坝水源区保护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把环境治理好、生态保护好、家园美化好,使青山常绿、蓝天常在、碧水常流。

着力抓好以松华坝水源区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在水源保护区全面实施禁“花”、减“菜”、控“烟”“止耕禁养”,深入推进鱼塘、花卉种植、洗车修车等专项整治,加快建立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认真做好牧羊河等入库河道沿岸村庄截污,确保松华坝水库水质保持稳定、全区河道水质不断改善,着力建设青山绿水生态屏障。

为守护好这一泓碧水,盘龙区表示,将开拓奋进、不懈守望,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信心,在昆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未来征程上,留下坚实的步履,写下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篇章。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