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银行/ 工商银行
十年大山的情怀 无私的奉献
2018-01-29 09:50:24   来源:中新网
分享至:

“饥一餐、饱一餐,翻过坡、越过山,把党的关怀送进山”,“热一天、冷一天,风里行、雨里窜,开展扶贫工作又一天”,这是迪庆州扶贫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

工行迪庆分行扶贫点是香格里拉市东旺乡上游村,该村距离香格里拉市130公里,99%是藏族居民,全村人均耕地0.4亩,一年产农作物一季,水利基础差,靠天吃饭现象突出,属干热河谷地带,夏天因多雨,经常发生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现象,冬天因下雪,交通中断,同外界隔绝,攻坚扶贫任务全州最重。

工行迪庆分行和玉龙同志参加扶贫工作已满足足的10个年头,10年来他多次参加迪庆州“千促”工作组,多次以新农村指导员和精准扶贫工作队员的身份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群众脱贫致富。他从一名金融工作者转变为新农村指导员、精准扶贫工作队员,工作内容及工作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刚进村工作,各种涉农工作无头绪,于是他及时与村三委了解情况,查阅村委会相关资料,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与其他工作队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农户家了解村民的意愿及生活现状,对整村各个方面情况进行调研,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调查摸底了解村情民意的情况下,及时理清工作思路,配合村三委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党建工作、维稳工作,三村七进一行动等农村工作,宣传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惠农政策,引导教育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来,耐心细致解答村民的疑问,增强村三委为民服务的意识,把自己溶入到村三委当中,以村为家,攻坚扶贫工作。与村三委一道引导教育农民群众管理好基础设施,化解村民纠纷,讲解道德礼义,乡规民约,让村民“知党情、感党恩”,增加治富信心,甩掉懒惰恶习,养成勤劳良习,早日脱贫搞帽奔小康。

2016年8月6日,和玉龙同志深感扶贫维稳压力,为喜迎州庆,做好州庆期间的维稳工作,按州委州政府要求向对口扶贫点排查稳定隐患,这是他在走访排查上游村村民稳定情况的第5个工作日,他感觉到体力不支,毕竟他已是58岁,体力不如当年,但心里想到再加紧干2天,就能完成这项工作,向州委州政府交上满意的“答卷”,自己也可以松口气,请假回家看看一个多月未见的家人,吃上一餐妻子做的可口饭菜。当时村里正下着小雨,同行工作人员劝他等雨过后再走访农户,他执意坚持工作,半个小时后意外发生了。因下雨路滑,和玉龙同志不慎摔倒,后经医院诊断,不幸摔断4根肋骨,经相关部门签定为9级工伤。在医院住院期间得到省分行党委的慰问关怀时,他满怀激情,表示康复后愿回挂钩扶贫村坚守岗位,为村民脱贫摘帽再作努力。2018年迪庆分行党委继续委派和玉龙同志到该村担当驻村干部,代表迪庆分行开展相关工作,持续肩负起为该村脱贫摘帽的攻坚任务,他毅然服从了党委的安排,新年伊始的第二天就回到扶贫岗位,继续开展艰辛的扶贫工作。

和玉龙同志是大山走出汉子,拥有大山般的情怀,视扶贫村村民为朋友,帮村民解困、为村民排忧,宣扶贫政策、圆村民梦想,资助贫困村民,用自己的行为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无私追求和奉献精神,也充分诠释了“工行温度”的深刻内涵。

责任编辑: 杨毅星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