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要闻
按下“快进键”盘龙2018 跑出“加速度”
2018-02-09 15:44:33   来源:昆明日报
分享至:

欣欣向荣的盘龙区。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党的十九大宣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必将唤起新作为、焕发新气象、开创新业绩。2018,盘龙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振奋“精气神”,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拉升标杆,勇于变革,锐意进取,在发展大势中抢抓机遇,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在区域竞争中加速赶超,不断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片区开发

着力在拓展发展空间上求突破

今年盘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盘龙区将不断深化“1281”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和区“十三五”规划空间布局,更加主动融入中央、省市发展战略,倾力推进重点功能区打造,使发展有更大的空间、更强的承载。

以高端化、国际化、智慧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恒隆广场写字楼、春之眼、香格里拉大酒店,年内确保恒隆广场商业部分建成开业,努力打造500强企业总部聚集大楼。以重点招商项目为基础,启动东风广场片区“三旧”改造连片开发。推进置地广场、栗树头二期、昆纺二期等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实现新的突破。确保年内该片区投资达60亿元以上。

加快完善片区基础设施,确保年内北京路连接西北绕城高速立交竣工通车。启动赛诺制药厂片区、雨树村二期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科学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三峡集团区域总部、华能集团区域总部、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建设。启动龙头村三期、大波村老村等项目征拆,完成浮岛智核23号地块、滇投羊肠片区等5宗土地交易,实现司家营、麦地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交付。确保年内该片区投资90亿元以上。

以生态康养、高端休闲、汽车现代服务三大板块为抓手,打造集旅游度假、高端商务、时尚生活、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大昆明国际山水休闲城”。实施寺瓦路综合管廊建设及综合整治提升、机场高速两侧辅道建设,同步开展东白沙河水库清淤、水质提升整治及环库截污,确保上半年完成劣Ⅴ类水体整治消除工作,助力片区开发。力争该片区未来三年投资350亿元以上,确保年内投资80亿元以上。

按照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要求,启动云南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积极承接“科技入滇”生物医药大健康板块优质企业和项目。年内完成重工厂东区2.5万平方米闲置厂房修缮改造,打造生物科技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推进国家基因库昆明健康大数据中心、动物基因编辑与转化医学中心等项目建设,主导推进建设“大昆明植物园”。

产业升级

着力在提升发展质量上求突破

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是盘龙立足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和顺应当前产业发展趋势作出的战略选择。因此,盘龙将以新的眼光和理念,进一步促进产城融合,突出盘龙优势,做出盘龙特色,推动服务经济向中高端迈进,引领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盘龙区将以实施“楼宇总部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构建以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现代商贸为主导,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电子商务、都市旅游为特色的“1+3+N”产业发展模式。实现“1+1+6”楼宇服务中心全覆盖,助推“准亿元楼”“准千万元楼”晋级,扩大“亿元楼”“千万元楼”后续储备。引入总部企业4户,培育千万元楼宇2幢、亿元楼宇1幢。

同时,围绕满足居民群众各类型多层次消费需求,加快构建以中央商务区、城市商圈、特色街区、社区商业为依托的点线面全覆盖,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商贸服务业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培育“互联网+商业服务”智慧社区。引导汽车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汽车主题综合产业中心,巩固盘龙汽车服务业传统优势。

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博奥三合医学检验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新增2至3个医养结合试点,实现养老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全覆盖。依托“五采区”修复成果,探索打造生态健康运动长廊。在A级景区积极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力争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整合利用茨坝、小坝片区原有工业资源和科研院校研发资源,积极发展服务工业生产制造的科技服务、工业运营管理及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探索商业模式变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运用。

项目建设

着力在增强发展支撑上求突破

盘龙把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落实到项目的谋划、引进和落地建设上,以项目带动投资,以投资促进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定制招商、中介招商、产业链招商,强化领导招商,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发挥重点产业招商工作组作用。加大法国迪卡侬、远洋太古里、霖雨公园百盛百货等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力促项目快签约、快落地。

以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产业转型为重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稳投资、增后劲奠定基础。安排项目前期费7500万元滚动使用,计划实施区级重点建设项目272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9.1亿元。启动哨九公路等64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北京路、盘龙江景观亮化提升改造等36个政府投资项目续建工作,全力实施第三轮园博园文体中心等91个政府投资新建项目,抓好白沙河商业中心等81个社会投资项目建设。

开辟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优化项目用地审批流程、征地工作机制,主动帮助解决项目建设用地、拆迁等问题,多渠道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保障,加强银政、政企合作,通过继续实施PPP模式、向上争取资金等方式,保障项目推进。

改革创新

着力在释放发展活力上求突破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盘龙将继续推动政务服务工作“一网四中心”建设,完善“一窗式”综合办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逐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信用承诺和行业领域红黑名单制度。继续落实教育领域改革“六项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工作。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实施水源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大各类“双创”平台扶持力度,努力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创新创业载体。不断壮大创新主体,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3个以上,新培育现代服务业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个以上,新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2个以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贯彻落实非公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搭建高技能人才工作站,打造名匠工作室,引进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100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

品质提升

着力在彰显城市魅力上求突破

盘龙区把规划引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内涵更加丰富,不断提高城乡环境水平和城市现代化水平。

按照《昆明市城市设计导则》抓好北京路沿线城市设计工作。建成龙头街地铁站等5座人行天桥。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实施北站隧道、金星立交桥淹水治理工程和东干渠、金汁河等城市防洪工程。

加快城市“三旧”改造,启动建设东庄前村等7个项目安置房,加快推进周家营石闸村二期等3个项目安置房建设,做好昆纺片区一期等14个项目1.32万套回迁安置房交付工作。继续实施“城市双修”,完成王旗营小区等3个老旧小区项目“微改造”。

同时以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以精细化考核倒逼精细化管理,确保“六个不滑坡”“六个持续提升”。加快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及执法装备的正规化建设水平,推进“五员进网”。

城乡融合

着力在推动乡村振兴上求突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盘龙区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促进城乡融合的基本途径,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鼓励支持脱贫户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实施村庄提升工程,进一步美化亮化村居环境。落实完善困难学生救助各项政策,有序让适龄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建立完善以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为重点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强化社保兜底。继续落实好农业性政策保险、生态补偿等补助政策。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大对脱贫群众的持续跟踪扶持力度。完成2个美丽宜居乡村省级重点村、5个美丽宜居乡村区级示范村建设。

生态建设

着力在推进绿色发展上求突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盘龙将以更大力度强化水环境保护治理,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建立河道常态清淤机制,严格执行河道生态补偿制度,确保入滇河道水质稳定达标。切实强化松华坝水源区保护,加强“农改林”、生态湿地、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营管护,落实好水源区垃圾收集清运机制,坚决守住水源保护的红线底线。

全面开展城市生态隔离林带、交通沿线、滇池面山绿化,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责任制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紧紧围绕中央、省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及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严厉查处违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建筑施工、渣土运输管理,确保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民生福祉

着力在办好惠民实事上求突破

盘龙区将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兜牢“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质量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盘龙区将继续实施“三名”工程,引入优质学校2所、优秀名师10人以上。通过“名校长培养基地”“名师工作室”等平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省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5所。完成20所学校(园)监控设备高清改造,创建2所省市级平安校园。

进一步完善基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新引进1家全国知名优质医疗机构,打造“15分钟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全面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居民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50%,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80%。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计划,建立健康信息数据库。继续开展“健康大篷车”巡回医疗活动。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确保各类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持续实施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完善按项目参保工作机制。强化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力度,加强低保保后监管。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新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个以上、养老床位300张以上,新建社区“爱心食堂”2个以上。

进一步深化“数字盘龙”建设,在城管、党建、综治模块上线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的业务模块;继续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共享、业务集成和流程优化,对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各环节工作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和决策。全面实施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积分制管理和职级核定,建立群众满意度占主要权重的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城乡社区(村)“五级治理”模式全覆盖。

风险防范

着力在增强治理能力上求突破

盘龙将把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做好各重点领域风险预判、防范和处置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全区发展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硬预算约束。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地方金融协调机制和风险防控处置机制,重拳整治非法集资、地下钱庄、传销等经济犯罪,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有效防范、惩治各类金融失信和违法违规行为,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互利共赢。

全面加强城市更新改造、劳资、环保等重点领域风险排查、监测、化解和应急处置,妥善解决群众合法诉求。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多元化解机制,注重源头预防,抓好影响社会稳定问题集中整治。深入推进法治盘龙、平安盘龙建设,实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互联网应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全面抓好建筑、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完善防洪排涝等各类应急预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自身建设

着力在打造服务型政府上求突破

牢记初心,铸就忠诚。盘龙区将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始终确保旗帜鲜明讲政治、不忘初心铸忠诚。

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执行区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进一步明确“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让办事群众不出街道、社区就能就近办理所需事项。建成覆盖全区、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政府的“清廉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信任指数”。

记者罗昆娅 通讯员陈华报道

盘龙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