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要闻
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产业支撑在哪里
2018-03-06 10:06:25   来源:昆明日报
分享至:

路网建设日渐完善,交通更加便利。

云内动力成为行业引领。

美编李静/制图

昆明综合保税区经开片区通过国家验收封关运营。

中越(西线)东南亚货运班列开通运行。

过去一年,昆明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抓好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的组织实施,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昆明市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工业不强、服务业不优、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等还是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短板和弱项。因此,2018年全市重点工作将“着力培育新动能,夯实加快发展的产业支撑,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放在了首位。

昆明的产业支柱在工业,昆明的工业必看昆明经开区。《昆明经开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昆明经开区园区体量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日渐增强。特别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多项主要指标均名列全市开发区首位。同时,昆明经开区还获批成为云南省首家“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在创新、绿色发展方面代表了昆明乃至云南的“第一”,成为全国的示范。毫无疑问,昆明经开区已成为昆明工业经济的实力担当,也必将是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产业支撑的第一阵营。

今年昆明经开区将如何推进园区发展,形成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一股强劲力量,将在明日召开的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暨经济工作会议上揭晓。在此之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昆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子贞、昆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河流。

重点

思想政治建设

稳步推进

经开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通过党工委(扩大)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传播到干部职工、驻区企业、社区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了“两学一做”月提示单制度,建立中层干部上党课制度,抓“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推进制度落实到位,规范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搭建集采集、制作、多元发布、多级放大为一体的宣传平台,重构新闻产品及制作、发布流程,宣传覆盖面、舆论引导力不断扩大,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基层党组织建设

取得突破

在不同领域基层党建示范效应明显,3个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昆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2个支部被命名为“昆明市机关示范党支部”,1所小学被命名为“昆明市中小学示范党支部”。创新基层党建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互联网+党建”平台,组建信息经济党委,建设网上党支部,构建红色“驿站”,形成了区域互动、数据互通、信息互联、资源共享的“大党建”格局。强化“两新”组织党建,加大“两新”组织党建投入,建成7个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设立300个非公企业“党员示范岗”、67个“党员责任区”。

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

成效显著

从严从实选拔任用干部,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监督制度,坚决杜绝突击提拔、带病提拔、跑官要官等问题。推行干部考核不合格淘汰制度,严格提醒、函询、诫勉工作流程,突出实绩导向,强化干部监督。改进干部培养培训方式,推行干部多岗位轮岗、机关与基层干部双向交流、后备干部挂职等,使干部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成为工作的“多面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工作领域改革力度,优化园区人才培育环境,结合产业吸引人才,激励盘活人才资源。开展人才创新创业园试点建设,成为全省首个荣获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园区,全区人才密度达20.55%。 

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

扎实开展

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主业主责,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党工委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班子成员严格执行“两个谈话”“三个汇报”主体责任纪实制度,把握和运用好“四种形态”,认真开展巡查工作,做到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党纪党规约束和爱护干部。二是狠抓作风建设,突出纪律意识。扎紧制度笼子,紧盯“创文”、扶贫攻坚、旅游市场秩序整顿、稳增长等重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摸清家底,厘清责任,明确时限,督促整改。

经济实力

迈上新台阶

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开发区前列,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测评中排名第40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0亿元,增长11.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8.14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8.39亿元,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51亿元,其中非税收入仅占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7亿元,增长13.7%;建筑业产值511.25亿元,增长25.1%;新增企业3043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2户。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园区面貌

呈现新气象

完成分片区规划、村庄布点等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呈黄路(南段)、320国道改扩建、广福路东延线等一批项目建成;204号路、209号路、清水片区园区道路、鸿运大道支次道路等项目顺利推进。昆明综合保税区经开片区通过国家验收封关运营。中越(西线)东南亚货运班列开通运行。土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83.93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功能不断增强。

社会事业

取得新进步

坚持民生优先,民生支出21.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11%。着眼于满足辖区居民和企业职工子女“上好学”的需求,昆一中经开校区、昆明学院附属经开学校、青苗国际双语幼儿园等优质学校实现招生办学;经开三中改扩建、经开四中新校区等校园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投资4.59亿元;倪家营小学、大新册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开工建设。安排文体专项资金967万元,文体事业繁荣活跃,成功举办撒梅文化节、首届企业文化节。大数据智能运行中心(IOC)投入使用。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取得成效。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工作得到加强。实施产业扶贫,投入近千万元资金,为禄劝团街镇、寻甸六哨乡引入神农集团、子弟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行帮扶。

生态建设

进入新阶段

投入环保资金3.06亿元。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获批成为云南省首个国家绿色园区,云内动力、锡业锡材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工厂名单。严格落实“河道三包”责任制,建立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实施倪家营水质净化厂调节池、宝象河水环境治理河道改线等建设工程,全年处理污水3101.8万立方米。新增城市绿地27.45公顷,种植乔木1.28万株,“五采区”植被恢复2360亩,大冲广场、春漫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加强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100%,危险废物转移实现100%处置,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02%。

融入新时代 谋划深度转型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还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将这一年定位为园区实施深度转型的起始年。

2020年完成新一轮改革任务

经开区确定2018年的奋斗目标为:以党建促发展,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营业总收入达1765.5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210.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完成39.2亿元、增长17%,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扶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阿拉、洛羊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明显优于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突破。

“深度转型”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新一轮改革任务,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50亿元、营业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发展走上内生驱动、创新引领,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同步、与社会发展协调的良性轨道,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测评中排名提升3位以上,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产业新城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到2025年,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走在全国开发区前列,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00亿元、营业总收入超过3200亿元、外贸依存度超过50%,城市功能和人文环境国际化特征更加突出,成为南亚东南亚地区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智慧和谐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产业新城。

融入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子贞说,“深度转型”是经开区融入新时代的必经之路,是经开区在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实现发展方式的四个转变:在发展目标上,由过去相对注重基础设施开发、追求经济目标,转向追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在动力结构上,由过去相对注重土地与资本、低端人力资源开发等传统要素驱动,转向追求创新与创意、高端人力资源开发等现代要素驱动。在发展功能上,由过去相对注重开发区产业功能,转向全面强化体现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经济主战场的综合创新和服务功能。在竞争格局上,由过去相对注重国内开发区竞争格局,转向确立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发开放区域重要节点的竞争格局。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发展需要新担当。”为此,经开区党工委慎重提出,昆明经开区新一轮发展要站位新高度,立足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勇力勇为,实施经开区的“深度转型”。

党领导一切 实施深度转型工程

郭子贞说,经开区在实施深度转型工程中,将牢固把握好“五大原则”,党领导一切,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完善党工委领导的体制机制,提高党工委把方向、谋大局、做决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工委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改革引领,深刻认识“改革是为了促进发展而必须采取的重要手段”,坚持先易后难、有主有次、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推进改革,重点和优先改革制约园区发展的重大问题,稳步提高改革效率。纵深开放,有效发挥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坚持“外溢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区域合作提升到资源整合、经济合作、共创共享的新阶段,在合作中求共赢促发展。创新驱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作用,不断激发各方面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平台和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各领域全面创新,实现创新型经济的领跑效应。民生优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利用发展的实绩,积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不断增强未来发展动力。

重点做好5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不忘初心”,为“深度转型”提供强大思想政治保证。全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突出“高质量发展”,为“深度转型”提供坚强实体支撑。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战斗堡垒”作用,为“深度转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突出“干事创业”激情,为“深度转型”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突出“正风肃纪”,为“深度转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深读关键词

不忘初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不忘初心”,为“深度转型”提供强大思想政治保证。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筑牢思想根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推动干部在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结合岗位职责、指导推进工作上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掀起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学习贯彻热潮。要坚持“学做改”结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着力增强“八种本领”,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