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依靠国家出资支持是很困难的,国家财力也难以承受。必须依靠乡村自生活力,需要乡村能够自己造血,形成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内生力量。
乡村振兴要持续,关键是要在“活”字上做文章。
一是要让乡村的人活起来。让乡村的人能够施展才华,能够有创业的冲动,并给予创业的条件和环境。我们的农村土地改革,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使他们能够有时间进城务工。但农民依然有土地这个根本缠身,很多农民家庭为了经营土地,让家里的老人继续耕种土地,在乡村就经常看到老人的种田。实际上,还是不能完全地将人解放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或者规模化种植方式,让那些人管理的土地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同时也保护了承包人的利益。
二是要让乡村的物活起来。农村的资源其实是很丰富的,土可生万物,我们生活物资离不开土地。但很多农民守着土地就是富不起来,为什么?就在于这些土地没有活起来。相比之下,城市的土地就很金贵,农村的土地就不值钱得多。农民们拥有土地,除了种植、养殖外,很难有升值的空间,也难有投资的价值。如果能够放开农村土地,让农民可以通过土地赚钱,农民就可以拥有比城市人更多的财富。
我们是不是可以允许农民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后,将房屋出卖?只出卖使用权,不出卖所有权,象现在一些试点城市那样,实行整体产权,但农民的财产权同样得到保护,不得随意侵害,同时承认和保护农民就本身房屋出卖的权利,承认其房屋出卖合同的合法性,以保证农民能够没有顾虑地出卖房屋使用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还可以考虑让农民可以出卖除了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如荒地、山地、林地、沙滩地等,让这些土地也能值钱。我们只要保证耕地不能出卖,特别是不能改变耕地的土地性质,就能守住种粮用地的红线。
如果国家无法有足够的财力投入乡村振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乡村现有的资源活起来,让乡村现有的资源能够生钱。要让乡村的资源能够生钱,我们只需要给政策,给法律,给条件就行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也一样。与其给乡村更多的钱,不如给乡村活起来的政策和支撑。当年的农村土地改革,只是改变了土地的承包方式,就给农村增添了更多的活力。相信,乡村振兴,只要有了一定的突破,打破现有的条框,同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活力。改革是乡村活起来的关键一着。
(牛顿的苹果)
云南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