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产业
物流园区
云南合信源机床厂
园区商务中心
园区道路
园区一角
汽车产业园在建项目
姜定才 李金朋
早春正月,百花齐放,春风劲吹!春节刚刚收假,杨林经开区便沉浸在一片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中。汽车产业园建设工地机械轰鸣,尘土飞扬,几百台重型机械开足马力,抢抓工期;运土车辆车水马龙,源源不断吞吐着山丘般的弃土;东风云汽项目建设场面宏大,昆明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进度迅速,中汽高原实验室项目先入为快……一家赛着一家干,家家争着往前冲,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建设工地上,勾勒出一幅大干快上、实干兴区的美景图!
杨林经开区坚持“工业首位、项目兴区、产业强区”的发展思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狠抓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基础配套、创新驱动,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富潜力、创客云集、产业集聚的财富高地和投资洼地,较好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幸福是干出来的,路子是走出来的。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绍文说:“项目带动发展,产业检验成效。经开区按照项目‘入得了园、进得了场、供得了地、开得了工、配得了套’20字法则,在项目招商、落地、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今年以来,经开区开工上马11个项目,总投资65.55亿元;签约项目6个,协议投资26.71亿元;实现新春伊始开门红。”
汽车产业奠定发展“四梁八柱”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经开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是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龙头产业,抢占国际汽车市场的改革举措!
经开区汽车产业园总规控制面积为18.58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心、三轴、三片、多单元”。“一心”位于南入口,指展示交易、金山景观及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功能区。“三轴”指南北向依托嵩昆大道形成的联系嵩明县城和昆明市的城市联动主轴;沿空港大道形成的串联汽车产业各功能组团、向北联系嵩明县城、向南联系职教园区的城市发展次轴;东西向依托长杨路形成联系嘉丽泽片区及军长组团、嵩明组团的城市发展次轴。“三片”是在园区内布局“4辆”整车生产及零部件生产片区、生活配套片区及物流仓储片区。“多单元”为依据汽车生产特点,在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片区内形成的整车生产单元、核心零部件生产单元、其它零部件生产单元。
汽车产业园近期(至2020年)发展目标:引进3—4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入驻,整车总产能达到40万辆。其中乘用车30万辆(含新能源汽车20万辆),商用车10万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值达600亿元。中期(至2025年)发展目标:规划整车产能达到60万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值达1000亿元。远期(至2030年)发展目标:规划年产能80万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值达1500亿元。
汽车产业园总体定位为:打造滇中国际汽车城;辐射东南亚、南亚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产学研游一体化的汽车产业基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示范基地。
目前,汽车产业园区已进行土地一级开发的总用地面积5532亩,净用地面积5020亩。以空港大道为界,汽车产业园分为东西两侧。西侧总用地面积2428亩。其中,净用地面积2237亩。东侧总用地面积3104亩。其中,净用地面积2783亩。东风云汽、昆明新能源、中汽中心、江铃汽车等项目均落户园区内。
东风云汽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规划总投资30亿元,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拟规划在杨林经开区用10年时间建设15万辆/年整车产销基地。建设项目分两期完成:一期用5年时间建成,规划产能达5万辆/年,投资15亿元。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厂房主体建设;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主要生产销售皮卡、SUV以及新能源改装系列车型。二期用5年时间增加产能10万辆/年,投资15亿元,项目投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
昆明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中心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76亩,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50.6亿元,建设产能每年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含焊接、涂装、总装三大工艺;二期建设冲压车间、扩充涂装车间、升级焊装车间及其它新能源乘用车完整生产工艺,总产能扩展至15万辆/年,主要产品包括轿车、SUV、MPV型等新能源乘用车。技术中心将引进国内外先进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和团队,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试制中心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展示中心,逐步积累和创新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和推广应用技术,为云南省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
紧紧围绕汽车产业建设项目,经开区高效率、优服务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抓好供地保障。新能源汽车项目发放977.6亩的不动产权证,土地成交价款为14664.15万元。东风云汽项目用地发布挂牌公告492亩。二是优化手续办理。新能源汽车项目已办理研发实验室、综合站房、油化库等7个单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环评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人防、证照手续办理完毕。积极协调东风云汽加快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多次提供设计方案条件和临时围墙建设红线及坐标;主动配合做好营业执照变更办理工作。三是强化基础配套。新能源汽车项目4、6、7、8号道路已完成地堪、施工图设计、拦标价评审工作;5号路正在进行路基、雨污管道开挖工作。东风云汽建设地块四周的空港大道、装备制造园1、3号路及东环路北段延长线四条道路已贯通,水、电、天然气、通讯等管网已随道路建设同步配套。四是落实要素保障。提前将新能源汽车项目施工用水、用电、项目方管理人员办公、住宿用房保障到位。110KV变电站选址于项目北侧,县规委会已通过规划选址方案。超前考虑东风云汽施工用电保障工作,为东风云汽公司提供办公用房22套,共967㎡,住房34套,共1320㎡。
云南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比较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汽车产业城落户杨林经开区,奠定了园区跨越发展的“四梁八柱”。
百强企业构建国际产业集群
产业洼地春色美,梧桐花开金凤来。
在杨林经开区,有8户世界500强和12户中国500强企业落户。超过世界500强百分之一的企业和中国500强百分之二的企业落户经开区。这些带有金字招牌的国际龙头企业,在短时间纷纷落户杨林经开区,使经开区汇集了发展劲能量,发挥了国际产业集聚的洼地效应。
丹麦嘉士伯集团排名世界500强第55位,是世界第5大酿酒集团。旗下的昆明华狮啤酒有限公司2002年入驻杨林经开区,具备生产世界一流啤酒的能力。公司现有职工493人,2015年全年产值达5.16亿元,贡献税收7000多万元。中信银行排名世界500强第94位,旗下的昆明嘉丽泽旅游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3月落户杨林经开区,开发建设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项目,一期投资50亿元打造的7500亩湿地旅游度假项目已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项目二期将投资200亿元,致力打造集医养健康、购物旅游、休闲度假、世界级主题游乐园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和国家5A级文化旅游示范区,目前已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美国嘉吉集团排名世界500强第13位,旗下的嘉吉动物营养(昆明)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入驻杨林经开区。公司总投资达1200万美元,年生产规模达6万吨,是引领国际无公害饲料的标杆。中石油企业排名世界500强第8位,旗下的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落户杨林经开区,公司以优质、高效、环保的天然气服务于经开区企业,为做深做长产业链注入强劲活力。
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杨林经开区,不仅带动了国际龙头产业快速集聚,更带动了国内500强企业入园发展。已经落户生产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规模生产;尚未落户的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加快落户速度。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89位,旗下的云南天创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入驻杨林经开区,2015年实现产值1.01亿元。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233位,2012年入驻杨林经开区,总投资3.5亿元,用地179亩,项目达产后形成日产680吨液态奶生产能力,年利税总额1.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人。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305位,旗下的云南建工钢结构有限公司于2009年入驻杨林经开区,占地619亩,年产值16亿元,税收5000万元,目前就业人数1000余人。燕京啤酒集团连续6年位居世界啤酒行业前8名,2015年位居“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40位。旗下的燕京啤酒(昆明)有限公司2009年入驻杨林经开区,占地451亩,总投资10.5亿元,2015年税收达1.2亿元。
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集聚杨林经开区,使经开区形成了“1+4”的国际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产业为核心支柱,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饮料产业以及信息技术研发基地等为引导,着力培育发展有利于主导产业链健康成长的基础产业,打造健康、环保的国际产业发展环境和市场。
服务配套引领园区跨越发展
杨林经开区地处昆明东部,处于昆明“半小时经济圈”内,位于昆明至曲靖工业走廊的黄金地段,南距昆明主城区约34公里,距昆明长水国际新机场约12公里,距昆明呈贡新城约40公里,北距曲靖市约85公里。沪昆高铁穿境而过;杭瑞高速、昆渝高速在此交汇;嵩昆高速、昆明高速外环直通昆明主城;213、320两条国道贯通全境;正在建设的城市轻轨20分钟可达昆明市中心;“长嵩大道”将开发区至机场的车程缩短为20多分钟;空港大道与机场直线距离12公里。交通大通道枢纽优势为发展国际产业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开区把发展功能配套作为筑巢引凤的重头戏,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构建国际产业平台的重要手段,以“六大功能配套”健全园区发展要素,提高园区发展质量。一是基础配套。以大投入完善大配套,建成区面积达10.9平方公里,实现水、电、路、气等配套。二是产业配套。严格按照“1+4”产业布局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形成产业发展基本格局,做长产业链,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三是生产配套。经开区邻里中心、食品加工园、装备制造园等2379套公租房相继投入使用,为企业发展解决了居住的后顾之忧。铺设燃气管网60公里,为创建生态经开区、节能经开区奠定了基础。四是生活配套。嘉丽泽片区已形成休闲、娱乐、运动、养生为一体的高端生活目的地,生活配套功能齐全。五是人才配套。职教园区入驻院校13所,学生规模近10万人,开设了80多个专业,年均培训能力3万人,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招生。六是物流配套。杨林经开区依托“铁、公、机”的立体交通,整合区域内包括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资源,整合铁路、公路、航空交通资源,规划建设物流产业园,面积约2600亩。
服务机制的创新和服务内容的完善是经开区的一大亮点,经开区先后推出了“跟踪式”“保姆式” “菜单式”等项目服务机制,当好企业的“娘家人”,项目的“服务员”。经开区领导人人挂钩重点产业项目,24小时“保姆式”服务企业。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要求挂钩人员记好一本笔记,服务企业留痕迹;挂钩人员每月向管委会领导专题汇报企业生产、建设情况;管委会季度有抽查,年终有检查。经开区在园区内打造便民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受理,一窗口办结;把45项管理权限集中下放,推行主管职能部门“备案制”“跟章制”,彻底改变审批难、审批慢的局面。服务大厅设置金融服务区,引入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和贷款等金融服务。
2017年,经开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完成91.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11.27%;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000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179万元,同比增长8.7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不含跨境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55%;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2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364814.96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20%。向上争取资金826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27%。融资7.707亿元。
滇中新区党工委委员,杨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主任,嵩明县委书记杨相来说,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杨林经开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努力开创经开区跨越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