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要闻
妇女发展循环金助推特色产业
2018-03-19 09:13:32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分享至:

 屏边苗绣

得到循环金使用的6户贫困妇女,以发展种植养殖、苗族服装加工、手工业等项目为主导,项目年均纯收入增加了4000元至5000元,带动周边多户贫困妇女就业,使项目实施片区真正感受到了上海市徐汇区的关心和帮助。

孙文洁 肖力夫

近来,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深入推进,红河州屏边县妇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与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慈善基金会对接,在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慈善基金会慈华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屏边县妇联以挖掘、保护、传承苗族刺绣文化,促进贫困妇女创业就业,推动屏边经济、产业发展为目标,发展成立了苗族刺绣协会和“妇女发展循环金”项目,形成了刺绣手工艺资源优势和妇女富余劳动力资源优势转换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和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优势。

传承苗族刺绣传统手艺

屏边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刺绣是屏边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屏边县妇联在切实维护和保障贫困妇女合法权益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基础,积极与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慈善基金会对接、协调,并在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慈善基金会慈华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获得了45万元苗族刺绣传承发展资金,成立了屏边县首家苗族刺绣协会——“屏边苗族自治县多彩苗族刺绣协会”。

协会以推动屏边县旅游产品开发,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苗族刺绣文化,团结和动员广大妇女围绕“美丽苗乡、森林屏边”和“苗族风情精品县城”建设等目标,以推动苗族刺绣产业发展,促进广大贫困妇女创业就业为宗旨,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建立了第一个苗族刺绣手工艺品展室。

展室以宣传苗族传统刺绣工艺,彰显苗族特色刺绣文化为主,自建立以来已接待观光、游客1万余人次,给屏边苗族刺绣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苗绣。

技术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屏边苗绣产品质量,不断开拓市场新局面,提高刺绣技术,屏边县妇联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为苗绣产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加收入营造了良好氛围。

在广泛宣传前几年苗族刺绣工作成绩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鼓励并组织广大贫困妇女积极参与苗族刺绣活动,切实把苗族刺绣手工艺资源优势和妇女富余劳动力优势转换为新的经济效益优势。

有效利用“妇女发展循环金”

为使“妇女发展循环金”真正发挥作用,收到效益,选好项目实施点是关键。屏边县妇联为此深入基层,对申请受助妇女的劳动能力、公信度,以及能否带动邻里创业就业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对实施项目地的自然资源、主导产业、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从中选择有利于项目实施的项目户。

项目选择方面以更贴近妇女、更能组织妇女创业为首要原则,将妇女发展循环金用到实处;坚持循环金的扶助以帮扶贫困妇女为重要原则,以低收入的家庭作为基本扶持对象;以扶持对象有劳动能力、有一定公信度,能带动邻里者为首选,充分尊重项目户本人意愿选择项目内容,以资金投入小,收益见效快、适应市场需求、维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建立专款专用账户,落实专人管理,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及时拨款、按时足额还款,实现项目资金循环使用。

妇女发展循环金项目运行以来,发放10万发展循环金项目实施户3户,5万元项目实施户3户。得到循环金使用的6户贫困妇女,以发展种植养殖、苗族服装加工、手工业等项目为主导,项目年均纯收入增加了4000元至5000元,带动周边多户贫困妇女就业,使项目实施片区真正感受到了上海市徐汇区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体会到了沪滇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妇联组织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娘家人”情怀,妇联组织的社会声誉有了很大提高,妇联与妇女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极大地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屏边县妇联在实施“妇女发展循环金”项目时,十分注重抓典型树榜样,使广大妇女学有目标,通过对典型的培育和宣传,为广大妇女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以此激励和带动更多的贫困妇女创业和就业。屏边县妇联还通过多方协调推进了产业“公司+协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屏边县苗族刺绣产品不仅在屏边县家喻户晓,甚至在省内外都已具有一定的知明度,为屏边的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再添新动力。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