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人物
“青山支书”40年汗水浇出致富花
2018-03-26 10:39:01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坐车从宜良县城出发,沿着山路绕行。路虽蜿蜒,却平整干净。山路边巍峨青山,植被茂密,隐约能听见水流声。小小村庄在大山深处不算起眼,却拥有四五万亩原始森林。条条箐流水,家家盖新房。村里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如今摘掉贫困村帽子,将樱桃产业做大做强、脱贫致富,作为宜良县北古城镇米户村党总支书记的李正华,从1978年起,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守住绿水青山,用40年辛劳的汗水浇灌秧苗,让土地长出金果。

啃硬骨头 往最艰苦的地方去

1978年,原本在北羊街乡农机站工作的李正华被任命为米户大队党支部书记。李正华回忆,那几年村里遭遇大旱,稻谷栽不进去,大队粮食年产量仅60万公斤。由于穷,村里稍富裕点的人家,房上刚盖上新瓦,转眼就被偷;有家人生了5个娃,吃不饱饭,便一家7口连抱带背去县里乞讨。李正华看见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

刚满29岁的李正华,家里还有3个孩子嗷嗷待哺。面对着米户这块“硬骨头”,家里人劝他:在农机站一月能拿到32元补贴,工作听起来体面又轻松,千万不要捧着“金饭碗”又给砸了。

考虑再三,李正华还是拒绝了家人:“作为共产党员,要去最需要我的地方。看见困难就走,愧对党员的称号。”

由于米户村不通电,村民打糠磨面需要赶着牲口、背着粮食,跋涉15公里到达通电的马街,磨完米面再背回来。即便李正华想办法给村里通上了电,却解决不了村里的根本问题:村里800亩水田全靠天上下雨,遇到旱季便栽不下秧苗,粮食产量远远达不到温饱线。那时候,李正华意识到,修水库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既缺少修缮资金,又缺乏建筑经验。修水库不但辛苦,村里人也不能理解。对于修水库与否,村委会班子连开十几场会议讨论,一直争论不休。

据当年的米户大队长、如今已年过七旬的叶自友老人回忆,1983年,在最后一场讨论会上,李书记攥紧拳头咬着牙,把最艰苦的活儿都担到了肩上。“一定要修,我来负责!”李正华话语掷地有声。

李正华回忆,夏天的米户村,烈日当头,为了方便施工,李正华和修水库的队员们几乎都打着赤膊。有时回到家,妻子和孩子都已熟睡,李正华的背因为被紫外线灼伤,身体沾到床板便疼痛难忍,便半倚半靠将就着睡下,第二天一大早又匆忙赶去。

村里人有的看着心疼,偷偷劝他:村里修水库,不是自己家的活儿,犯不上舍着命去干。李正华便笑说:“修水库就是自家的活儿,修好了咱们村就富起来啦。”

1986年,米户水库正式通水。两年后,米户村粮食年产量达160多万斤,村民的温饱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守护青山 要为子孙留条后路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大地,已经意识到光靠粮产仅能维持温饱,远远不能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李正华坐不住了。通过考察学习后,米户村根据浙江商人带来的木器加工经验,有样学样地开起了一家木器加工厂。而这一项看似潜力无限,又能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加工产业,却随着李正华在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的一次考察学习被叫停。

1989年的一天,带领着木器厂的几名主要负责人,李正华来到当年木器加工制造业最为发达的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进行考察学习。李正华回忆,那时刚好赶上夏天,天气特别热。他和随行的同事便商量走到有树荫的地方避暑。几个人沿着顺溪镇走了四五公里,连一棵树都没有看见。光秃秃的道路两边,却鳞次栉比地建设着木器加工厂。木器厂发出巨大、刺耳的切割尖声轰鸣,厂外堆着许多巨型树干,一圈一圈的年轮见证着大树数十年的成长。

考察的两天时间里,李正华重新开始思索村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米户周边涵养水源的4万余亩森林一旦破坏,将不可逆转。李正华与考察小队开了个紧急会议,当场拍板叫停木器加工厂。回到村里,将已生产的木器卖完之后,便将木器厂拆除。

种下金果 樱桃致富米户乡村

1993年,看到了樱桃发展的商机,米户村栽下了500亩樱桃,开始发展樱桃产业。而这一年,由于李正华有成功建成米户水库的经验,被调到合兴办事处负责建蚂蝗沟水库。又是3年过去,水库建成,李正华马上申请调回米户,誓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虽然樱桃产业潜力无限,但由于没有养护经验,许多村民抱着观望的态度。刚调回米户村,李正华便率一队班子来到了被誉为“中国樱桃之乡”的山东,学习了先进的管养技术。通过悉心养护,1998年,米户的樱桃顺利挂果,樱桃红遍山头。

那年樱桃卖到每公斤30元的好价钱,500亩樱桃就挣得五六万元。看到收益,村民便有了积极性,开始大面积发展樱桃产业。如今的米户村樱桃通过“政府+企业+村委会+农户”新模式,已于2016年摘了贫困村的帽子,除了已经可以挂果的4000亩,还新增2000亩新苗,却年年供不应求,每年800多万元产值,人均收入5200元,群众生活大变样。米户村民真正发展起了属于自己的产业,既保住了绿水青山,还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一抹樱桃红。

从1978年开始的40年时间里,“青山支书”李正华带领家乡人民走向富裕。从偷盗成风到夜不闭户,从食不果腹到家家盖上洋楼别墅,米户村不仅脱贫致富,还保住了四五万亩天然涵水森林,春天樱桃飘香,生态优美,村民富裕。已年近古稀的李正华将青春铺洒在广袤的土地,用汗水浇灌绿水青山。记者任翊翔报道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