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日前,随着中国电信旗下天翼电子商务公司宣布以重组收购保险代理公司的方式正式进军保险业,并表示将打造具有营运商特点的互联网保险科技平台,我国通信公司“三巨头”均已在保险业有所布局。
在常人眼中,通信行业和保险业风马牛不相及,然而,通信“三巨头”的落子,却是深思熟虑的布局:对于通信公司而言,进军保险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用户资源优势,与此同时,其拥有宽带、移动、固定电话以及物联网等全场景体系,有利于挖掘用户保险需求并进行精准化产品定制。
事实上,早在2010年,中国联通即与中国人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称将在移动展业、联合营销、业务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具体涉及国寿e家、综合远程定损、电销中心建设等领域,提升保险业务信息化服务水平;2017年12月,中国联通与友邦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表示将在互联网保险、基础通信服务、精准营销等领域深化合作。
2016年10月,中国移动与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7家保险公司签约合作,发布车联网车险合作模式,并在中国移动车联网上线行车记录、远程安防等产品,并提供车险大数据分析以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有专家提出,进军保险业的通信公司在线上深耕已久的互联网科技、互联网移动,以及线下遍布全国的营业厅网点销售方面,均有独特行业优势。同时,在支付方面,通信公司同样具备支付场景的优势;在线下,通信公司营业厅涉及面较广,能够直接接触到终端用户。
虽然对于中国通信“三巨头”而言,在电销等渠道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电销渠道往往容易成为保险违规销售问题的滋生地,如何利用好用户、场景优势,却又避开电销违规“痼疾”,将是其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