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评论
打假须用重典
2018-03-30 10:43:07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何勇

参加全国或地方两会的不少代表委员和法学专家认为,从立法上降低制售假入刑门槛、执法上统一各地标准、围剿线下生产源头、探讨多元治理模式以提高制售假者违法犯罪成本等几个方面,有望成为未来解决假货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公安、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以及电商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加大打假力度。但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是,假货并没有打尽,依然泛滥成灾,甚至区域性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活动仍然猖獗,有些地方还呈现出蔓延的趋势。究其根源,与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有很大关系,打不疼制假、售假分子,也就难以遏制制假、售假行为。特别是对于开网店售假的,一般被查后只是关闭网店了之,使得他们可以采用打“游击战”的方式,用形形色色的身份信息,转战各个电商平台继续开店售假。阿里巴巴在2016年筛查认定出4495条制假售假案件线索中,执法机关接收1184件,破案469件,但仅33例被给予刑事判决,制假售假被追究刑责的比率仅为0.7%。

在制假、售假无底线的现实背景下,打假必须用重典,切实提高制假、售假行为的违法成本,使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分子伤筋动骨,元气大伤,这是打假的必然之路、务实之为。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