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
不久前,经浙江省农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有43名新型职业农民分别获评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和高级工程师;此外,杭州市也评审通过了6位新型职业农民获评高级职称。据悉,这是浙江省首次把面向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职称评价体系适用于新型职业农民。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地方也开始着手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包括生产型职业农民、服务型职业农民、经营型职业农民三种。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140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000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的生力军。
振兴乡村的关键在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意见》还设计了各类社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可见,乡村振兴前途光明,路径广阔,能全面助力经济大局、提升小康社会的品质。
《意见》提出职业农民的概念,顺应了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趋势。而多省近段时间来对职业农民采取的一系列有力举措,也充分显示了职业农民可以成为也即将成为一个让人羡慕、受人尊重、前景广阔的新型职业。
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但吸引了大量新型农民来“投奔”,还会带动传统农民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可以预见,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的大舞台上各显身手、蔚为大观,那些还在各个城市打拼的农村青年,势必为之所动,进而返乡发挥所长为家乡振兴服务,为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做出努力;另外,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城市人群,他们也想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去“上山下乡”、创新创业,这些都是未来职业农民的基础人群。在“一号文件”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清晰系统的顶层设计,当然,如何推动职业农民成长壮大,还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出台行之有效的配套办法和法规。
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大好的发展形势中,职业农民也将走上乡村振兴的大舞台,期待他们的智慧和努力,结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