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涛源 杨德祥
乌蒙磅礴金沙激扬,彝乡欢腾威楚雄风。
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建州60周年庆祝大会,全州各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携手翻开“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的华美新篇章。
甲子轮回,盛世华章。1958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楚雄州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生态改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458.5倍、4607.3倍和2103.5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224.8倍和192.2倍,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由“跟跑方阵”,逐步进入“领跑方阵”。
千里彝山焕发新颜
“五尺道开南国通,滇彝文化数楚雄。”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全州常住人口274.4万人,其中彝族人口77万。楚雄区位条件优越,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
“共同团结奋斗、共建中国彝乡;共同繁荣发展、共建滇中翡翠。”中共楚雄州委书记杨斌在庆祝大会致辞中说,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60年来,党的民族政策在彝州大地得到全面贯彻,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工作扎实推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谱写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各民族兄弟情同手足、守望相助的光辉篇章。
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民族关系和谐。楚雄州已连续第5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市)”称号,连续第3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最高荣誉奖“长安杯”,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全省排名靠前。2017年12月,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60年峥嵘岁月,千里彝乡焕新颜。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8年的140元增加到2017年的31653元,增长225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8年的52元增加到2017年10044元,增长192倍。脱贫攻坚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85.35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12.58万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楚雄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迟中华介绍,到2020年,全州农村贫困人口将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滇中翡翠沃野鎏金
蓝天碧水交相辉映,青山绿黛千里摇曳。
在2.84万平方公里的彝州大地上,乌蒙山、哀牢山、百草岭三山鼎立,金沙江、礼舍江二水分流。有植物种类6000多种、野生动物种类68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66.06%。全州拥有1个国家公园、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9个自然保护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以绿色为底色,楚雄州委、州政府把楚雄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绿色产业基地为目标,坚持生态立州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今年3月,州府所在地楚雄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绿色银行”释放“生态红利”。楚雄牛肝菌、禄丰香醋、大姚核桃、牟定油卤腐、双柏妥甸酱油、武定壮鸡等一批彝乡特产走出云南、驰名全国,“核桃之乡”“野生菌之乡”“冬早蔬菜之乡”和“彝族医药之乡”天下皆知。
滇中翡翠,沃野鎏金。以“绿色+”引领,全州初步构建形成了“烟草、冶金两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新材料与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五大重点产业,石化、现代物流、新兴服务业三大成长性产业”的“2+5+3”产业体系。西安隆基、神威药业等一批行业骨干纷纷相中楚雄,“绿色+产业”成为引领彝州高质量发展的新航标。
红火楚雄走向世界
从永仁直苴村的“乡村T台”出发,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走出国门、惊艳了世界。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我们来造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我们来造地。”彝族史诗《梅葛》给彝州人民流传下了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进取精神。
近年来,楚雄州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以疾病诊断分组付费制为主要内容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禄丰模式”入选全国十大医改经验,以“一颗印章管审批”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2016年,楚雄州稳增长工作获国务院“稳增长免督查”表彰,成为全国受表彰的20个市州之一,打破了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云南省的零记录。今年2月,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复同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杨斌表示,目前,楚雄正在紧紧抓住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努力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重要战略枢纽,着力打造对内对外开放高地、全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