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加快推进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升渔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做大做强渔业产业。2018年,全市计划完成水产养殖16.7万亩,水产品产量12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7亿元。
加快推进澜沧江流域渔业开发。培育壮大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云南中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澜沧江库区现代渔业产业园,全力打造“沧江渔业”品牌;从渔饲料开发、种业基地建设,鱼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渔业、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开展深度研究。
扎实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力争完成中低产池塘标准化改造300亩以上,新创建2个至3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推广运用新型网箱、循环水养殖设施等现代高科技、新设备、新模式;稳步发展镇康四须鲃人工繁育、山瑞鳖人工驯养繁殖、虹鳟鱼养殖、永德县大雪山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耿马自治县孟定镇鳄鱼养殖,积极引进虾、蟹、缩骨花鲢、鲈鱼、青鱼、台湾泥鳅等特色品种养殖;加快冷水鱼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年内孵化虹鳟、鲟鱼1000万尾以上;在沧源、双江、耿马3个自治县和凤庆县发展1000亩以上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000亩以上;积极示范推广工厂化养殖、流水池塘养殖、大规格网箱养殖等先进养殖方式,推广池塘多品种混养、鱼菜共生、稻渔共养等多营养层级立体生态养殖。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渔业绿色发展。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落实涉渔工程保护措施监管、抓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管理。以澜沧江、南捧河、南汀河、南勐河等流域为重点区域,以鲢鳙鱼为主要品种,市、县(区)级增殖放流活动不低于3次,放流数量不低于300万尾;年内开展渔业资源及水域环境监测不低于10批次。
强化行业安全监管,推动渔业平安发展。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抓实渔业船舶登记检验工作,维护渔业资源管控秩序。配合抓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抽样工作4次;加大对漫湾、小湾、大朝山和糯扎渡四大电站库区网箱养殖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渔船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抓好渔业船舶登记、检验和船用产品的检验工作。
云南经济日报
(杨振宇 穆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