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人物
璞玉人品 大化至纯 著名书法家吕崇有先生其人其书
2018-04-28 09:24:12   来源:中新网
分享至:

个人简介:吕崇有,1952年生于四川篷溪,自号莲溪、大化堂主。师从谢无量弟子蔡竹虚先生,及黄原先生。其书法宗汉魏古碑,道法自然,独成一体,追求“高、大、深、朴、纯、简、逸”的审美思想。学书四十余年,上世纪90年代初便加入全国性书法组织,多次参加中日、中韩、中新书法展,作品被海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感于书坛流弊,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潜隐,读书、游历、研习书艺。2011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吕崇有书法作品》,2011年12月,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吕崇有个人书法展”,引起极大反响。

经书法界专业人士引荐,近日,记者专访了寓居昆明的川籍书法家吕崇有先生。

三界之外游书道

吕崇有,号西蜀莲溪,大化堂主。自幼喜好书法,先后拜四川著名书法家蔡竹虚先生(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谢无量弟子)和著名艺术教育家、书画家、四川美院教授黄原先生为师,打下了坚实的汉魏碑和书学理论基础。其间,遍游名山,遍访名师,遍临名帖,从宇宙、人生、哲学的高度观照、审视书法,立志高远,不随流俗,以“站在宇宙之外看世界,站在红尘之外看人生,站在书法之外看书法”的高度形成了“高、大、深、朴、纯、简、逸”的审美取向和与之相应的风格。学书四十余年来,“居尘世如大隐,祛俗念存素心”,不事浮华、潜心修炼,淡泊名利,高蹈处事,其书法成就颇受业内外尊崇。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吕崇有先生在艺术上就取得了相当成就,那时就是多个全国性书法组织的会员,并先后执教书法课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等多所大学。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及中日、中韩、中新等书法展。作品入编《国际现代书法集》《今日中国书法》《中日书法汇观》等。

九十年代中后期,先生有感于书坛流弊,遂谢绝参展参赛,潜心读书教学。正如“桃花源”中人,埋头临帖,埋头读书,用心感悟、游历。跳出三界外,就是为了给自己营造一方静地,不受任何导向的“指引”和左右,使一己的精神空间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埋头临帖,把临帖当作日课,“万取一收”,不愿过早的把自己禁锢起来。

从先生的大量作品就可以看得出:周秦汉魏、晋唐宋明,名碑名帖,无不涉猎,而于汉魏碑版,用功尤勤。既不离碑,又不拘泥于碑,旨在广取博收,以为成就自己“高、大、深、朴、纯、简、逸”的审美理想。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且也最符合“写字”的本意——这么一个过程,非急功近利而成,非短期行为而至,故此,会成为最具有“升值”潜力的风格。看先生前前后后的作品,无意于风格,但已现出大的风格,即“高、大、深、朴、纯、简、逸”。具体而言,他的篆、隶、行、草、楷各具特点而又统一于汉魏风骨之中。在这个大风格下,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有的古拙厚重、质朴率真、藏巧于拙;有的开张大气、雄浑劲健、洗练自然;有的整体意态悠游,气息灵动,细节上又极耐品味。看先生的临摹作品,直追气息,遗貌取神,反复咀嚼,可知先生是在走“熟而后生”的路,这就是为什么先生的作品极少雷同,却耐品味。须知,这种创作更需功力和修养,这是一条艰辛之路。但先生的作品却表现得轻松、自然、沉静!读了先生感悟篇诗文,才觉得这绝非偶然。这是一种高蹈——藐视浮华的高蹈;一种责任——书以载道的责任;一种探求——道、释、儒文化相结合融入书法艺术的探求!不论结果如何,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高韵、一种深情!就一个书家的艺术生涯来说,功力、技巧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其他如修为、感悟,更需要终身去学习、探索、丰富、升华!审美体系的建立、人格的完善更至关重要。当然,已欠根基,又急着把自已驱往“套”中者,早已踏上了不归路,徒唤奈何!先生则如“坐在城楼观山景”,悠哉游哉,啜着普洱,锤炼着腕下的一管柔毫,驰骋于宇宙之间,大气象已然舒展开来……

禅道儒诗入书魂

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也”。反复品读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吕崇有书法作品集》,可知先生是以“禅心、道心、儒心、诗心,心心入书魂”来为书。

禅者,彻悟宇宙人生,身在尘市,心在菩提,自性清静也。先生作品集随处可见禅心:“常记先哲咐真言,外师造化得心源。静里乾坤心多妙,拈花微笑一瞬间”。又“书道本自物外求,何必斤斤计美丑。无形大象何须执,天地之间一沙鸥”。好一个静里乾坤、无形大象。字字见佛理,处处露禅机。特大草书“禅”字,运笔轻松、沉稳,法无定法,结体开张自然,字外一派寂静空灵境界。与之形成对应的是楷书对联“真情翰墨,逸韵禅茶”,以张猛龙碑为骨,张黑女墓志为韵,云峰山刻石为势,经石峪为气,骨峻气静,俨然君子。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字,以泰山经石峪,四山摩崖字体写成,雍容、闲雅、大度、庄严、静气,似佛陀降临,具庙堂之气,令人景仰。先生身居闹市,其名不显,非其名不显,是藐视虚名,远离颠倒,无意于显,这岂不是禅心!

道者,老子曰:“道常无名朴”。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文子述老子语曰:“道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深宏广大,不可为外,柝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总名也”。先生六十抒怀曰:“昊天宇宙在我心,沧桑世界若浮云,六十初度如一瞬,八荒始越胜九阴,不以鹏鸟比鸿志,但将精气御风神,守一不二奇气聚,三千世界任我行”。分明老庄精神,逍遥宏视,其篆、隶书,正是这逍遥宏视的充分表达,观其作品大气朴拙,不主故常。其自作普洱茶赋,其文言简意赅,质朴大气,其书既如深山老藤古树,历经沧桑,又如大千世界,雄奇浑朴,诗书合一。又如以东巴纸所书道德经句,主题思想,表现形式,书写韵味完美结合,把这自然朴拙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可谓高也,大也,远也,深也!

儒者,天地之心,风骚之意,浩然之气,尽善尽美也。“谁道书生不经风,坚质浩气自存雄。遗韵长存现本色,死而不亡越时空。”又“青藤道人才识高,藐视尘俗胆气豪。昊天为书读不尽,大海磨墨弄波涛。奇侠倚天舞长剑,天地为之也低昂,笔墨翻卷波涛惊,心潮起伏海啸小。蜩鸠一跃榆枋高,窃笑大鹏万里翔。可叹先生空怀志,心随前贤逐浪高”!诗中有道,更有儒。是其志未申的风骚之意之真情激昂之渲泻!观先生作品,无论真、草、隶、篆、行,在开张、宏肆气格下含蕴静气,刚健中正,决无怪异,与“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如此契合。字外似有圣影随行!见“世间微尘”“得大自在,守静无为”数字足可证之。正如司空图诗品云:“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诗心者,言志,“思无邪”也,先生非诗人,然诗具真情,不以雕琢胜,字字入书魂!先生谦言:“吾非诗人,作诗抒怀、陶情入书耳”。陶情入书,正如先生作品集感悟篇言:“胸中有清风朗月,腕底出吴带曹衣;胸中有浩然正气,腕底出大唐中兴;胸中有大千世界,腕底出摩崖石刻;胸中有风骚之意,腕底出祭侄兰亭;胸中有虔诚率真,腕底出夏鼎周彝;胸中有山水清音,腕底出绝晌空灵;胸中有冰雪世界,腕底出洁净澄明;胸中有风云激荡,腕底出交响宏伟;胸中有质朴之气,腕底出自然率真;胸中有高韵深情,腕底出拔俗之韵;胸中有独立人格,腕底无媚俗之气;胸中有超然之气,腕底必潇洒出尘”!

先生“高、大、深、朴、纯、简、逸”的审美思想,正是这禅心、道心、儒心、诗心的最好表达。其书,动人心魄;其诗,直抒性灵;其人,诚实笃信。难道这不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吗?罗丹说:“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既成的偏见,伟大的艺术家到处听见心灵在回答他的心灵”。先生的作品,必将产生更多更广的心灵共鸣!

汉魏风骨六朝韵

在长期的书法探索中,先生从宇宙、人生、哲学的高度观照和审视书法。故先生书法,含天地之心,高韵深情;具风骚之意,独立苍茫。其用笔沉稳而跳跃,笔笔中锋,力透纸背,或重而不浊,或轻而不浮,或狂而不怪,或流而不滑,或纷而不乱。用意高妙,具古德之宁静,无时人之燥迫,含天地之大气,无井底之紧塞,堂堂正正,具君子之胸,浑厚酣畅,读之如对至尊;品之,如饮甘醇。先生书法,汉魏风骨统驭而面目各具;其隶书,以张迁、礼器、石门为基,取精用宏,或稚幼,或古朴,或安详,或灵动,或纵逸,或含蓄。其行书,以汉魏为基,或入篆意,或檀入草情,或羲之,或己意;或骨力峥峥,或柔情似水,或圆勤高吉,或穿插纵横,自成高格,妙不自寻(如书东坡诗词)。其草书,以羲之为基,上溯章草,下及癫狂,或高简空灵,笔短意长(如书辛词);或腾挪跳跃,音乐篇章(如书“问君能有几多愁”大草中堂);或龙腾凤翥、自由翱翔(如书毛泽东词八尺四屏狂草);或大海狂涛,莽莽沧沧(如书李白“将进酒”狂草六条屏)。其楷书,以碑帖摩崖为基,方圆并用,形成了以钟繇为基,渗加隶书笔法的小楷书;以大爨、灵庙碑为基,渗入己意的中楷书;以张猛龙、张黑女为基,渗加郑文公的大楷书;以泰山经石峪为基,渗入四山摩崖的榜书。其篆书,以大篆溶入行书,大气而宽博,高古而灵动。

更难得的是先生诗文之美、感悟之深,其书法才有了深厚的理论学养支撑,才产生了一种旷世之美。“谁道书生不经风,坚质浩气自存雄。遗韵长存见本色,死而不亡越时空。”“日日临池把墨研,心手双畅游太玄。浮生名利无缘我,好留风骨在人间。”真正的艺术家必须站在宇宙之外,俯仰人生。他应该视虚名如浮云!浮云过后,天空一片澄明;视贪利如粪土!得之者多,失之者多,得失之后,一无所有;包容一切!是非、善恶、荣辱、喜乐,波澜之后,只剩下平静;正视一切!从无终来,向无中去,只剩下灵魂的归所;超越一切!“他是人类万古不毁的实体,如同汪洋、大陆”;他充实、洗练、沉静、大气,把崇高的精神凝聚于作品之中;他不计收获、不知疲倦,永无止境的提炼、升华他的灵魂;他的内心是那么淡定、闲雅、从容、安详、自信,他在塑造一个崇高的生命体,一个不受尘染的灵魂!

淡泊名利璞归真

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行、草、楷各种字体逐渐形成,千年的书写,笔墨挥洒间,透露着人文精神,并逐渐产生了世界独一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之一,它不仅仅是讲求书写线条的审美,其内涵更是一种超乎笔画之外的玄妙,是一个幽深无尽的文化世界。中国书法可谓“一墨大千,一点尘劫”。沈括《梦溪笔谈》有云:“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行器求也。”书法注重的是内在精神,追求神与形,气与韵的统一。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来自个人道德修养的“精神”。

吕崇有先生在他作品集中写道:“澹然无极求至美,超然无碍归至真,坦然无欲入大化,寂然无躁臻至纯。”先生系出名师,潜心书法艺术一生,数十年来矢志不移,“吾生守拙孤独行,独耕砚田存道心,时人哪知愚人志,渺然世间一微尘。”“居尘世如大隐,祛俗念存素心”,以儒、道、释为师,以天地为师,以古贤为师,形成了“高、大、深、朴、纯、简、逸”和“站在宇宙之外看世界,站在红尘之外看人生,站在书法外看书法,把自然、人生、文化相融探寻和实践书法艺术相结合”的审美理论。在艺术上万取一收,形成了以汉魏风骨为主干的高古、大气、朴拙、自然、超逸的独特书风。

有业内资深书法人士在解读吕崇有书法作品时写道:“他的作品线条浑圆爽俊,结体宽博巧妙,章法浑然天成。整篇作品通达豪放,神奇浑朴,气势磅礴。”

学者耿玮评其书“那苍古的线条,天真稚拙的结字,透出一种撼动心灵的美,使人仿佛看到了汉魏风骨的旌旗猎猎飘扬!”

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先生写道:“从吕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精神,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一种返朴归真的表达,一种澹泊名利的情怀。”

旅居昆明的吕崇有先生于2011年12月,由云南省文联主办、省博物馆承办了“吕崇有书法作品展暨《吕崇有书法作品集》首发式”,获得极大成功,云南省博物馆收藏了他的12幅书法作品为馆藏文物。展览期间,一位八十岁的浙江籍收藏家孙德宏老先生感慨地说:“近二十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展览了。”

世人有形容“名不副实”者,观先生反是“实过其名”,可叹矣!值得欣慰的是,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其人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北上广、港澳台、滇川黔,国外如新加坡、美国、法国、加拿大的一些有识之士,都喜好并收藏先生的作品,尤其毛主席、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工作人员也珍藏了先生的墨宝。佛说,广大圆满,无量宝香。愿先生之书宝香世间、广泽有情!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