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要闻
云南省将谋划一批重大项目
2018-05-10 09:02:12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记者 彭 波

固定资产投资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记者获悉,在当前经济环境形势下,下一步我省将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抓好有效投资。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就我省所处发展阶段而言,需要高度重视投资拉动的现实手段,以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省发改委新闻发言人郭金华目前告诉本报记者,我省今年投资工作的目标明确、坚定,那就是确保投资稳定增长。“省委、省政府对此作出了安排部署,我们将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注意到,云南将采取的三个方面的措施包括:一是加快项目推进,二是积极破解融资难题,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紧紧围绕基础设施、“三张牌”以及8大重点产业、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我省将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切实解决项目支撑不足问题。

项目的前期工作是扩大有效投资的蓄水池,前期储备是保证投资有效增长的稳定器,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重要抓手和引擎。

所以,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储备一大批拉动性强、利长远的项目是抓好投资的关键。在今年开展的“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中,省发改委将积极争取调整纳入一批前期工作扎实的重大项目,推动年内开工建设。

当前需要多管齐下,既要加强汇报衔接,大力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全国性银行总行对我省的政策倾斜,更要通过协调服务推动直接融资,加强政银企对接,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推动境外发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商业贷款、发行债券等形式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企业通过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全面落实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在今年资金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破解资金难题做大增量的突破口、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盯“三张牌”、重点产业“施工图”,策划包装一批高水平项目,实施精准招商和定向招商。

吸引更多新材料企业到云南安家落户

《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施工图》已于近日正式发布,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我省新材料产业是否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还要看各项举措是否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作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省发改委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采取有力举措,全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

云南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国领先科研机构的优势和优秀企业基础,迫切需要通过宣传推介吸引更多新材料企业到云南聚集发展。

3月23日,省发改委、工信委、招商局共同举办了2018全国新材料企业云南行活动,业内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近400家单位、550余人参加,共商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合作。活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反响强烈,会后陆续有企业与我省相关部门联系表达了合作意向。

“目前,我省正在着力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培育和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改性材料和材料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省招商合作局副局长程永流认为,我省亟待通过包括新材料在内的重点产业产能合作激发强大的经济增长能量。相信云南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推动我省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必将为我省打好“绿色能源”牌,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

据了解,6月14日—20日我省将举办第五届南博会,本次南博会首次设立新材料馆,展馆面积1万平方米,将邀请施工图中的云锗、云锡、云钛、贵研铂业等国内知名企业参展,全面展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我省将立足联合重点州市、园区、企业,高水平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紧盯施工图中七条新材料产业链中的386家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招商,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云南安家落户,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形成产业链条延伸、骨干企业集群的良好发展格局。

省工信委副主任王祥介绍,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了新材料标准体系、新材料企业产品认定、新材料测试认证、新材料创新平台、新材料军民融合试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试点等较为完备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施工图是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在推动落实方面还需具体的实施方案。当前,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在编制,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工作举措具体细化到年度,分解到部门、州市、园区,形成部门+州市+园区+企业齐抓共促的工作局面,不断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

关于新材料产业园区方面,我省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明确,初步形成了以昆明为核心的稀贵金属、锗和光电子产业集群,以滇中地区为中心的铝铜钛产业集群,以红河个旧为中心的锡产业集群,以滇西为重点的硅产业集群,以曲靖为核心的液态金属产业基地。

其中,昆明安宁工业园和楚雄禄丰工业园已经成为我省“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和创业创新中心,省发改委、滇中新区管委会从基础设施建设、财税、标准厂房、人才扶持等方面列出政策清单,给予发展支持。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