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洱源县邓川镇旧州村五组的村民们正三五成群地躲在大树下乘凉,50岁的蒜农杨永清却一个人呆在家里,静静地等待客商来买蒜。
杨永清指着成堆的大蒜无奈地说,去年,独蒜价格每公斤约17元,今年才6元,因为“舍不得卖”,杨永清把10多吨独蒜搬到了家里。虽然家里耕地不多,但杨永清始终都向往着美好的生活,还租了几亩地,把大蒜种植面积从5亩增加到7亩,但看到今年出乎意料的蒜价,他发愁了。
由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优势,近年来大蒜种植已成为洱源县重要的特色产业。据了解,今年全县小春播种大蒜9.72万亩,总产量20多万吨,有7万余吨大蒜滞销。
记者来到牛街乡西甸村渔塘小组时,蒜农段锡河正顶着灼热的太阳蹲在地里抢收大蒜。谈到今年大蒜的收成,他满脸愁容。儿子在昆明上大学,一年的费用2万多元,而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大蒜。当天在地里收蒜的除了他和妻子,还请了14个人,仅人工费一天就将近2000元。“只怨自己种多了,亏了也得卖,不能影响种玉米。”段锡河说。
西甸村党总支书记杨茂芬坦言,全村2700多亩耕地,大蒜种植面积2000余亩,“今年价格不理想,可明年还得种,找不到比这个更好的方法。”杨茂芬说,她正在与省外一家公司洽谈,准备拿出一部分土地做观光农业,适当改变当前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
事实上,真正让蒜农发愁的不是建房钱,也不是孩子的学费钱,而是作为一名蒜农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时,那种揪心的无助感。采访中,记者进村入户,常听到一个声音,“我就是一个种蒜的,还能有什么办法。”
如今,洱源大蒜滞销的信息仍在继续发酵,一场范围不断扩大的爱心助农行动,正逐步缓解着蒜农的无助,温暖着他们一度焦灼的内心。
陕西的追梦自然、浙江的嫲嫲团等10多个电商团队来了,家乐福、沃尔玛等连锁超市来了,山东、河北等地的流通企业来了。被群众亲切称为“大蒜队长”的洱源县扶贫总队长龚飞说:“每天都会接到全国各地的电话,现在仅从我手上卖出去的大蒜,差不多就有1000吨。”
为了支持大蒜产业发展,云南洱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台了基层农村党员带头创业致富贷款项目,授信3年,循环使用,无抵押最高贷款金额50万元,全县受益农户4680户,金额达5亿多元。“近几年来,大蒜价格一直很好,今年价格非常低迷,但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农户。”行长赵用金说,为避免农户出现不良信誉记录,公司主动服务,调整农户还款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洱源县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出去的大蒜已有5万多吨,来自全国各界的爱心助农行动仍在进行中。
全媒体记者 张帆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