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滇企
德宏知名企业谈商标品牌战略
2018-05-16 14:41:36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李志莲 龚朝林 本报记者 赵碧华

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人们往往把商标比作“商品的脸”“无声的推销员”“顾客的向导”“企业声誉的象征”等,商标为大家提供了表明品牌和质量的标志,专利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安全,甚至还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有……可以说大到卫星、火箭等高科技产品,小到洗衣粉、肥皂、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烙着知识产权的印迹。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中,德宏的企业是如何理解商标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自己的品牌?有着怎样独特的品牌发展战略和运营方法呢?

德宏遮放贡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加勇:充分利用德宏的资源优势,强化科技支撑,转变遮放贡米产业的发展方式,不断提升遮放贡米的品质,做大做强遮放贡米品牌,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并最大限度地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翻开遮放贡米厚重的历史从中得知:早在明代,遮放的香软米就被指定为“皇宫贡米”,由遮放的土司用大象驮运进皇宫。在国家粮食政策没有放开之时,好多人只知道有遮放贡米,却没有见识到庐山真面目。随着国家粮食政策的改革,粮食流通领域的放开,遮放贡米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走进百姓的餐桌,成为百姓的最爱。

为做大做强遮放贡米品牌,让更多的百姓品尝到久负盛名的遮放贡米,现德宏遮放贡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加勇于2004年成立了芒市遮放贡米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经营理念,利用德宏优质生态资源,建立了遮放贡米的良种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将遮放贡米区分为“毫枇”“毫贡”“毫文”三个类别,实施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并根据遮放贡米的生长特点要求,完成了遮放贡米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确定了适宜种植范围,划定了芒市境内20万亩遮放贡米种植保护区,全州60万亩产业发展基地;按照有机、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建立遮放贡米有机、绿色种植规程,并通过了2000亩有机食品基地认证,51180亩绿色食品基地认证。为保证遮放贡米的品质,延伸产业链,该公司引进国内先进设备,在最合适原粮储备的区域建厂,按照严格的加工工艺流程加工精米;利用碎米按照传统傣家工艺酿造小锅米酒;利用酒糟、小碎米、米皮、米糠添加青饲料养猪,猪粪便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来做酿酒燃料,沼液沼渣制造有机肥还田。为使公司更好地发展,2011年10月,德宏遮放贡米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集团旗下有5个全资子公司(即:芒市遮放贡米有限责任公司、芒市遮放贡米酒业有限公司、芒市阳光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陇川县绿野粮业有限公司、云南谷魂米业有限公司、芒市大智置业有限公司)和一个芒市遮放贡米专业合作社。共有员工176人,截至2017年末,公司拥有日加工能力分别为50吨、100吨、120吨的精米加工生产线三条;年产1000吨“遮放贡”酒生产线一条;年出栏肥猪10000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及年供“滇黑”仔猪5000头良种繁育场各一座;年产沼气23万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座及年生产颗粒有机肥10000吨肥料加工厂一座,公司资产总额达6.2亿元,年产值达3.8亿元,初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工业与农业互补互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遮放贡”商标已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遮放贡”米是中国十大好吃米饭,中国十大区域品牌,云南六大名米,云南名牌产品,在国内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多次获得食味品评金奖,在国内外市场广受赞誉;公司先后被列为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扶持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国家绿色食品生产示范企业,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由德宏遮放贡米集团策划雕筑的高4.7米、宽1.58米、厚1.13米的世界最大汉白玉雕遮放贡米于2017年4月12日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王加勇豪情满怀地说,在未来的20年里,集团将围绕党委、政府政策导向,以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各项建设为契机,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利用德宏州内及缅北地区优质农业资源,全力打造“一圈六园”(德宏遮放贡米经济圈、允午稻作文化生态博物园 、遮放贡米食品加工园、“滇黑”牌生猪林下养殖热区特色林果观赏美食休闲庄园、德宏遮放贡米集团总部经济及农特产品展销园、陇川“绿野”优质大米加工园、陇川县章凤精品粮油交易园“交易市场”),把集团发展成农、工、贸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工业与农业互补互促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创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的多赢格局,将遮放贡米产业打造成粮食行业全省最大、全国最优,在南亚、东南亚都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把遮放贡米打造成全国甚至世界知名品牌。

芒市新润美酒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润美:几十年孜孜不倦地努力不仅为了让客人们品尝到独具边疆特色的美食,而且还要让客人们领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层次的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同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让芒市新润美酒家成为又一张宣传德宏的名片。

如约来到坐落于芒市金孔雀大街南段的新润美酒家,一进入正大门,远远就看到金光灿灿的建筑上显眼的“润美”二字,进入宴会厅,宴会厅呈纵向排列,建筑、装饰、雕琢等都以本地民族特色为主,同时融合了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文化元素而显得别具一格,精致典雅的大厅,让人感觉无论是婚宴还是大型宴会在这里举办都倍有面。据公司营销总监岳盈介绍,在这里大家可以尽情享受地道的傣家风味、景颇美食、阿昌特色、德昂味道、南亚特色小吃,乃至奢华大餐。极具边疆特色的小亭与花园融为一体,花园中的羊奶果树、芭蕉树、木瓜树、小叶榕、棕榈树、山茶花、三角梅等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清澈的泉水潺潺地流淌着。

在这风景如画的景致里见到了芒市新润美酒家的董事长杨润美,粗糙的双手,饱经风霜的脸,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记者的采访在杨大姐的娓娓叙述中完成。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后,杨润美经过一番思索后,于1986年毅然决然地承包了单位在白水井的一个小饭馆,开始了商海游弋之旅,勤奋好学加之又能吃苦的她将饭馆经营得风生水起,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三年辛苦的付出赚了5000元,这更加坚定了她要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来德宏打工、做生意的人逐渐增多,热情周到的服务、可口的饭菜让她的饭馆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就餐,饭馆已经容纳不下每天来就餐的客人了。2000年杨润美将餐厅开在了开发区,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菜肴、实惠的价格,润美酒家成为州、市许多单位和旅游团队定点接待餐厅。为打造民族餐饮品牌,2010年她注册了“紫气润美”商标,润美酒家不仅成为芒市餐饮界的名店,而且还成为宣传芒市的一张名片。

为充分挖掘和呈现芒市特有的民族风情文化,在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2012年1月,润美民族风情园在芒市金孔雀大街南段动工修建,润美民族园传承了润美30多年来的经营特色和理念,按照“民族、特色、现代”的标准建设,在外部环境构建上充分展现德宏亚热带风光和傣寨田园风情,在建筑和装饰上充分体现德宏本土少数民族风格,是一家融旅游观光、民族文化体验与休闲娱乐和餐饮服务与歌舞表演为一体的“民族风情园”。润美民族园从建筑到花草,从石块上的民族文字符号到屋檐橱窗,每一条小径,每一处雕饰,每一个摆件,甚至工作人员衣服上的图腾,都具有德宏本土的民族文化元素,都诠释着民族餐饮文化的出色和经典,润美民族园于2017年1月6日正式营业。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杨润美说:“将用毕生的精力把润美民族园打造成德宏州特色餐饮与民族文化展示的窗口,让客人们在润美民族园不仅享受到美味可口的民族美食,而且还要体验到深厚的民族文化,把润美民族园打造成德宏州对外宣传民族文化的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云南德凤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凤美: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好每一款茶,把“德凤”品牌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让“德凤”随着茶叶的馨香走进千家万户,让消费者以选择饮用“德凤”茶而为荣。

如约来到德凤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凤美的的办公室,一边品着香茗,一边听卢凤美述说她的茶缘、茶心、茶业。80年代末,卢凤美走出大山,到芒市一家茶厂打工,由于勤奋好学,加之认真做事,深得老板的器重,不仅学到了整个制茶工艺,而且还学到了许多经营之道。决定自主创业的她辞去工作,接手了于1983年成立,按普洱茶生产规范建设的标准普洱茶厂——芒市华侨茶厂,并将茶厂更名为潞西市德凤茶厂,2008年3月更改为德凤茶业有限公司。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卢凤美坚持的人生信条,多年来该公司以“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经营宗旨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科学的管理让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目前德凤茶业已成为德宏州同行业中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公司占地30余亩,建设规范整洁布局合理,绿地、亭台、奇石以及小桥流水的点缀使公司厂区成为云南省内为数不多的花园式专业普洱茶厂。该公司楼层发酵车间5000余平方米,年产普洱茶(熟茶)1500余吨、压制车间生产线15条,专业技术人才70余人,员工180余人,设计年产量3000余吨普洱茶生熟茶。公司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并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该公司推出的“德凤蘑菇沱”“德凤金瓜茶”“德凤大茶柱”“德凤小方砖”等一系列新产品都受到了顾客的青睐,“德凤”品牌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在做大做强自己产业的同时,卢凤美的茶叶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勐戛、中山等地区的茶叶成了公司的茶叶收购基地,通过收购老百姓的茶叶,也让老百姓增加了收入。

卢凤美一直倡导的一种理念就是,茶的本质是健康饮品,无论多贵的茶或是多便宜的茶只有消费者端起茶杯,你的茶才有市场,茶业市场才会充满活力。卢凤美要求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要亲自品尝自己生产的茶,只有自己做的自己喝才能放心让顾客喝,茶叶的品质才能得到保障。2005年,公司申请注册了“德凤”牌普洱茶商标,2008年,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认定;2009年,申请“德凤与图形”30类茶商标,于2011年,同时被认定为德宏州知名商标和云南省著名商标。2015年,公司获得德宏州政府质量奖。

在谈到品牌建设时,卢凤美说:“德凤公司每年生产销售各类茶叶产品在800至1000吨左右,但自有‘德凤’品牌所占比例却不到30%,大部分产品为替其他大品牌所做的来料加工。‘德凤’茶的口感不比那些大品牌差,只是因为知名度小了一点,其销售价格就比大牌少了许多。今后公司不仅要重视产品的质量,而且还要重视德凤品牌的宣传与推广,要借用各种展会、各种媒介,宣传‘德凤’茶,提高德凤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把德凤品牌做成全国甚至世界知名品牌,让消费者以选择饮用德凤茶为荣。”

云南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