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评论
别让“农家乐” 变成“害农家”
2018-05-29 10:26:18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评论员刘孙恒

如今,各种农家乐、生态农庄遍地开花,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记者近日在多地实地调查,发现很多农家乐“前门生态、后门排污”问题突出,污染防治和监管滞后。一些标榜“生态”的农庄名不副实,污水排放之处成了臭水沟,油烟排放之处成了“黑土地”。(5月28日《半月谈》)

较之“农家乐”普遍存在的污染物直排,更让人糟心的是“农家乐”经营者淡薄的环保意识,非但没有意识到此番污染的危害性,反而以“在农村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说辞为自己的错误行径掩饰。另外则是监管没有跟上“农家乐”的发展步伐,“农家乐”的环保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社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经验当然没有多大问题,因为人类制造再多的污染物,再怎么无意识地破坏,都不会超出生态承载力,短时间内大自然总会自我修复。但在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若是依旧延续这种单纯的生活理念,哪怕是在农村,单就生活垃圾而言,就足以让青山绿水变成“穷山恶水”,且这种污染很大程度上又是不可逆的。

于旅游消费升级的今天,“农家乐”之所以备受人们的青睐,主要是田园风光、绿色生态、土鸡土菜等乡村元素,符合生活在由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的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诗意想象。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有时想逃离城市这个让人身心感到压抑的囚笼,体验一次“放飞自我”,来到农村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一看青山绿水,回味一下“记忆里的味道”。

一旦“前门生态、后门排污” 问题成为“农家乐”发展的常态,且不受控制地持续下去,“农家乐”背后的旅游生意势必会陷入竭泽而渔的境地。想必没有人看到一个景点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苍蝇横飞之后,还会对此地生出“再来一次”的感想,只会立马使用自己用脚投票的权利而赶紧远离。换言之,“农家乐”的环保问题,终究需要这些“农家乐”来承担,而且会污染农村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加剧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能让“农家乐”变成“害农家”,一方面亟待提高“农家乐”经营者的环保意识,“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最为基本的“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原则应落地生根。另一方面是加强监管,细化对“农家乐”的环评要求,做好“农家乐”的污染防治,像污水净化池、油烟净化器等设施安装也应是基本要求,让“农家乐”步入规范化、有序化的发展轨道。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