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爬不完的坡。”近日,记者来到永胜县仁和镇采访,当地优质晚熟芒果种植带头人张国才,引用了上面这样一句比喻的话。张国才曾经从事煤矿行业,当时虽然“一路上坡”,红红火火,但他觉得总会有下坡的时候,于是提前谋划退出煤矿行业,转向发展芒果产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张国才今年44岁,老家在四川。由于家里贫困,他11岁就到永胜县六德乡帮人家放牛,后来又到煤矿上打工。几年后,他开始在煤矿上承包做些小工程。1999年,他又到四川攀枝花做煤矿。2006年开始,他逐步退出煤矿上的全部股份,转向发展农产业,先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种了1700亩核桃,2010年到永胜县仁和镇发展芒果产业,并于2014年成立了永胜众森优质晚熟芒果种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当时,在仁和镇有一些零星种植的芒果,但大多不会结果。而2013年的一场大雪,让张国才最初种下的4万多棵芒果树只剩下2000多棵,损失接近300万元。
张国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多次到海南等国内的芒果主产区考察,虚心向专家请教芒果种植技术。经过两三年的摸索,长期的观察、试验,他找到了通过水肥来控制芒果生长的诀窍,同时通过不断嫁接、探索,培育出了一批适宜在仁和种植生长的芒果品种。
“我种的芒果1月才成熟上市,比华坪优质晚熟芒果还要推后1个月左右。”张国才介绍,他种植的芒果,主要销往海南等芒果主产区和北京等地。
现在,张国才注册了“云岭冬芒”商标,他的芒果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190亩,带动仁和镇芒果种植适宜区70%的农户,种植芒果3万亩。当年,跟他一起做煤矿的二三十位伙伴、煤矿企业主,现在都转向仁和参与发展芒果产业。不久前,张国才如愿加入了党的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今年1月,张国才牵头成立永胜芒果产业技术经济合作协会,带动更多的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发展芒果产业。现在,协会已有会员农户2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建档立卡户吴正礼在张国才和协会的帮助下,已种植芒果40多亩。
记者 李秀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