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褚时健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3日 11:04: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致敬传统技艺的守艺人,致敬对作品的精刻打磨,致敬岁月拾光的雕刻师。他们是“拾光”的生活家,是匠心的“守艺人”。雕刻时光,他们代言了云南人文精神内涵。

  匠心如玉,精雕细琢。当城市让生活循环反复时,匠心创造的精美,展现着不同的生活态度,正如东原的原心,当速度让建筑千篇一律时,原心,便是自我的表达。以一颗匠心耕耘一片土地,以一部作品阅读一座城市,以一份精工致敬一种精神。东原以产品精神内核致敬云南人文精神内涵。即日起至4月底,东原集团携手云南网开展“2018致敬拾光守艺人暨拾光生活家人物评选”,用拾光的温度与精致,致敬云南人文精神,致敬拾光的守艺人。

  快快登录云南网专题页面(网址://special.yunnan.cn/feature16/node_82581.htm)为你喜欢的守艺人点赞吧!

  今天,让我们一起品味褚时健的“梦想橙真”!

  褚橙 摄影 高伟

  光照面、透风度、雨水影响、肥料配比……一颗酸甜度刚好的橙子背后有着种植人的“心意诚橙”。褚时健一生做了三款产品:红糖、烟草、橙子,每一款他都做到了极致。

  褚时健 摄影 张成

  甘蔗渣的燃烧:榨糖求高效

  做红糖,为工厂改设备、改燃料。1963年,褚时健担任新平县曼蚌糖厂副厂长。他刚接手时,该厂每年财务上亏损20万元左右,厂里的工人为维持生计,在每年非榨糖的季节必须到各处打短工。褚时健到糖厂报道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厂里的工人带着自己到厂里和各公社零散的榨糖点去仔细考察。最终决定改设备、改燃料,节约成本,提高榨糖的效率。

  燃料方面,褚时健将榨糖后的甘蔗渣蒸发水分后替代木柴,成本一下降下来;设备方面,褚时健跑到邻县白糖厂,找到对方废弃的生产设备,要求买下来。白糖厂的人索性送给了他,褚时健心下欢喜:对于技术指数要求比白糖厂低的红糖厂,对方设备的极低点完全有可能是自己的极高点。果不其然,白糖厂的设备使褚时健在红糖厂开展了技术革新:把白糖生产技术嫁接到红糖生产上。顿时,厂里的红糖质量高出几个档次。

  褚时健 摄影 张成

  烟厂创新:后起之秀的品质超越

  1979年,褚时健进入玉溪卷烟厂,他大胆地进行技术改造,还在产烟体制上首创烟草公司、烟厂、专卖局“三合一”的管理模式,成为“红塔山”帝国的缔造者,被人们称为“烟草大王”。 20世纪60年代,洋烟以高档香烟的形象横扫中国市场。为此,褚时健专门去国外考察,仔细观摩美国工厂的规范化运作。为促进烟厂发展,他决心要引进先进设备,保障原料质量,创新管理体制。

  褚时健 摄影 张成

  玉溪卷烟厂与烟农合作,由烟厂无偿为烟农提供种植烟草的资金,烟农按要求种植烟草,并将烟叶交给玉溪卷烟厂。烟田成了烟厂的第一车间,烟农按照“烟叶种植十条规范”,从量地、整地、植株间距到肥料配比、生长期等环节精确作业。到1988年,玉溪卷烟厂从烟叶基地收获的上等烟叶已经占到了全部烟叶的四成,中上等烟叶比例已经达到85%。玉溪卷烟厂赶超自己心目中烟叶种植的旗帜美国,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褚时健在烟草原料上的第二个创举是争取到“三合一”,争取到了烟草公司、烟厂、专卖局的合并。褚时健利用烟草公司设置质检岗位的权利,设置了31个质检人员,对收购来的烟叶进行全面检验,规定:初检不合格的要进行复检,复检再不合格就要处理。严格进行烟草原料的把控。

  改革后的1987年,玉溪卷烟厂向国家上缴利税7.63亿元,年增长近50%(具体数据为49.7%); 1988年,上缴利税11.9亿元;1989年达到20.3亿元;1993年玉溪卷烟厂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当年利税达85亿元,相当于当年360个中等农业县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褚时健的妻子马建芬 摄影 高伟

  74岁创业:要做就做云南的冠军

  褚时健的老伴马静芬说:“社会上有人说褚时健把烟厂搞得那么好,那是因为云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策好,把烟厂交给挑扁担的都成。”然而,褚时健74岁上哀牢山种橙,举债千万创业。“褚橙”广为人知,褚时健用行动回应了别人的怀疑。

  褚时健曾说:“我这个橙要搞到最好。我名字都想好了,叫‘云冠’,云南的冠军。”为了使橙子成为云南的冠军,他没少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果园 摄影 高伟

  从2003年起,褚时健就在果园里建起了实验室。他坚信技术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实验室从最初简单的糖分、酸度化验,慢慢开始了复杂的土壤、叶片成分化验分析。那时这样的实验室,在全国冰糖橙种植园里是独一份的。

  褚橙庄园的有机肥料,都是技术人员在实验室经过对土壤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后自己配比的。烟梗、草炭、糖泥、鸡粪是四种主要有机原料,再加上各种矿物质肥料,生物发酵后形成。

  果园 摄影 高伟

  做矿产生意小有成就的杨先生,也投资几千万在哀牢山上租下3000亩土地种植冰糖橙。提到褚时健,他佩服得不得了。他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他和褚时健都在同一家养鸡场买鸡粪。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是拎着袋子过秤、交钱。但褚时健却把鸡粪倒出来,放在手掌上捏一捏,捻几下,这是要看看水分多少,掺的锯末多少,好以此跟卖鸡粪的搞价钱。

  褚时健 摄影 高伟

  “鸡粪那个臭啊!我是根本做不到的。”杨先生说:“你们能想象吗?一个80多岁有着那样传奇经历的人,为了种橙子,连鸡粪都亲自把关。他眼睛又不太好,还要凑到脸前看!”

  打牢基础设施,也是褚时健哀牢山种橙的“手段”。为了寻找合适的水源,褚时健走遍了哀牢山的山山水水。修建了20多个小水坝,成规模的蓄水池就有8个,总容量超过20万立方米。

  为了把从国家森林公园石缝中流出来的泉水引到果园,褚时健修建了5条管道,每条管道花费近200万元。仅这些基础设施,褚时健就投入了1400多万元,而那时果园还没有开始赚钱。

  2009年,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农业大幅减产,而褚时健蓄的水够用一百天,情况要好很多。

  2012年,冰糖橙畅销北京,得名“褚橙”。褚时健的固定资产也达上亿元,只是水利设施和冷库占了大头。当年,褚橙也成为中国互联网时代第一个农产品标志性品牌。

  褚时健与妻子马建芬、儿子褚一斌合影。 摄影 高伟

  企业家褚时健,敢于创新、勇于冒险、善于学习。在工作中,他秉承着技术至上的理念。做实业更需要脚踏实地,有把产品做到极致的要求。做产品有如烹小鲜,在质量上要求不断进步,使得褚时健不断创造出深入人心的产品。74岁创业,85岁的褚时健实现了坚守品质的“橙真梦想”。

  传承千年时光的守艺人,在年轮的慢慢轮转中,摩挲出一件件传世佳品,正如东原在产品创作时的精雕细琢。带有时光温度的作品,相信城市中的拾光生活家们能够细细品味,让我们开启这场穿越时光的人文之旅,在拾光中还原生活的精致。

  云南网 记者 字月璐 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字月璐
相关阅读
1   纸模艺人储珖:守护独一无二的宁静体验
2   云南农垦集团战略规划2.0版新闻发布会
3   汪元:为剪影赋予灵魂
4   致敬拾光手艺人|付昆祥:记录云南人的航海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