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孟留成
我家现在还有一百多斤的粮票。对于许多年轻的朋友来说,粮票听起来就是天方夜谭,但对于上世纪的人来说,粮票太重要了,没有它,你寸步难行。我家原来是农村户口,除了父亲外,我们的口粮是母亲在农场获得,但仍然不够吃,我的父亲就到几十里外的粮站买粮袋里扫下来不要的面,我记得面里总有线头。前几年回老家,舅舅带我去看一个亲戚,后来才知道,这个亲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给我家提供了他家没用完的粮票,救济过我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家的吃饭问题。
后来考上大学,依然使用粮票,我就让高中同学给我换很多全国粮票,解决了我生活上的第一难题。在那个年代,粮票成了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而大学毕业生后也必须到单位报到,因为如果不报到,就上不了户口,就办不了粮油供应关系。
从粮票你还会想到肉票、油票、布票等等,这些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而自从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后面的事情就变得日新月异,比如今天我们谈的支付方式。我还记得1997年和同事到青岛出差,要用某银行的信用卡取款,当时该银行在青岛网点很少,我和同事打车跑了很远才找到一个营业网点取到款,而现在就方便多了,特别是自从有了移动支付,你不用带钱,一部手机扫一扫就全部搞定。
“一部手机在手,走遍天下无忧。”这就是中国支付的现状,无怪乎外国朋友将“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从上世纪的粮票购物,到今日的二维码支付,抚今忆昔,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千,而这,都是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