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产品变为商品“消费扶贫”激发扶贫内生动力
“以消费促进生产,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增产增收,搭建起流动企业与电商企业的对接平台,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体,实现‘上面生产、下面消费’的农产品供应链。”正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云南省邮政分公司相关负责任所言,消费扶贫这一全新理念,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更加精准推进。
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品牌如何打造?电商扶贫与消费扶贫如何更好地衔接推进?
上周,2018年第一书记产业扶贫暨消费扶贫论坛在昆明举办。据主办方介绍,该活动旨在探索“消费扶贫+青年创业+互联网”新模式,借助政府、农业产业(科技)、金融、渠道品牌等优势资源,积极主动地融入云南省脱贫攻坚工作,培育青年创业人才,以消费为动力引擎,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在论坛现场,来自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张建军,原天津大学派驻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宋鹏,中国工程院派驻云南曲靖会泽县竹园村第一书记马守磊,猪八戒网集团八戒工程总裁、美丽乡村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晓凯等10余位驻村第一书记、农产品企业以及互联网行业代表,通过详实有趣的案例分析,共同为云南电商扶贫与消费扶贫出谋划策。
“以消费促进生产,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增产增收,搭建起流动企业与电商企业的对接平台,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体,实现‘上面生产、下面消费’的农产品供应链。”正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云南省邮政分公司相关负责任所言,消费扶贫这一全新理念,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更加精准推进。
将城市消费引向农村
扶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云南大部分贫困地区农产品量小、分散、缺乏技术和人才,金融支持、品牌渠道、供应链等尚未形成完整的、高效的运作模式。
为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云南省分公司联合猪八戒网、云南农垦集团、天度集团等单位,共同发起此次论坛活动,并计划搭建第一书记电商扶贫联盟,更好地为云南脱贫攻坚工作服务。
据介绍,目前,中国邮政云南省分公司以挂钩帮扶贫点大理宾川县得底么村电商扶贫模式为基础,努力打造了全省扶贫电商平台“优帮帮”助力扶贫攻坚。
此外,该公司还将在品牌打造、销售渠道、金融科技等方面给予云南省大力支持,在脱贫攻坚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论坛现场,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张建军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1000多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017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已突破了2500亿元;据最新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640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900亿元。由此可见,农村所迸发出的市场潜力和消费潜力都是巨大的。
“但农村电商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农产品的上行和生活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下行,它们之间的差距正逐年拉大。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流通效率太低了。”张建军表示,在2017年全国人均消费结构中,食品、烟酒占比不到30%,而农产品差不多99%都是食品,如再不提升附加值,则永远追不上工业品的价值。
张建军认为,当前最有价值的农产品增值方式是结合城市的主要消费需求,将城市消费引向农村,重点结合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以提高更多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让农产品变成商品
“电商扶贫,其实是理念上的扶贫。”马守磊告诉本报记者,在2017年7月,他刚受中国工程院选派到曲靖市竹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便遇上了苹果滞销的难题。
“全村5000多亩上万吨苹果卖不出去,村民们很着急。”马守磊介绍,村里的苹果树以秦冠和富士等老品种为主,量大且品种单一;其次是村组道路状况极差、路面没有硬化,导致了村民出行困难、苹果商贩也没法进村收购。
于是,马守磊便尝试着在网上开展公益众筹,10天时间便帮助果农筹资5.5万元,卖出滞销苹果100余吨。
“虽然众筹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那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此后,马守磊便带领3名大学生村官开通了淘宝店,将竹园村的苹果卖到了全国市场。
在帮助村民销售苹果的同时,马守磊也开始分阶段对苹果树进行改良,在今年年初新栽和嫁接新品种近1000亩,改良面积超过了50%。同时,他还联合中央单位派驻云南的20余位驻村第一书记搭建起“央派驻村第一书记(云南)电商扶贫平台”。同时,联合50余位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开展电商扶贫工作。
“我们第一书记能做到的只是短期、有限、示范性的事情,更多地还得靠本地人才和当地政府。希望能有更多地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一起做好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工作。”马守磊说。
“产业扶贫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农产品成为商品,然后再把商品变为礼品。如何最大限度地从这个方向去解决农民脱贫致富和经济增收,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猪八戒网集团八戒工程总裁、美丽乡村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晓凯认为,中国农村的农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品牌、缺少文化内涵。
他表示,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精准扶贫,发展的两个方向无非是农业和旅游。发展农业最核心的东西在于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而旅游扶贫则是怎样吸引城里人到农村来消费。
“只有通过专业人员的策划、营销和推广,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好东西走出去,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和消费,从而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王晓凯说。( 记者 孔垂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