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专门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业政策性银行。40年的改革进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伴随之走过23年,时光荏苒,金融业产品、模式、渠道、流程不断变化,不变的是农业发展银行对全力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的坚守,不忘初心,服务社会民生。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服务改革开放,支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至2018年11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1295.49亿元,较成立时的50亿元翻了4.7番,年均增长20.35%。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始终把支持粮油收储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牢筑发展之基为主线,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坚持落实“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总体要求,全力支持粮油收储,确保不因农发行工作原因出现“卖粮难”问题,切实做到粮油主导银行地位不降低,粮油信贷工作力度不削弱,粮油信贷管理不放松,粮油客户服务水平不下降,实现了粮油信贷业务的良性运行。截止2018年11月末,粮油贷款余额133.22亿元。年均支持收购调入粮油近28亿公斤。
面对粮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坚持以防控风险为前提,面向大市场、大粮食、大流通、大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以粮食收储为中心,向粮食生产和购销的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努力构建与市场化需求相适应的信贷支持体系、客户服务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全力推进粮食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目前,我行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184户,确保了云南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力的维护了农民利益。
按照云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部署,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坚定新发展理念,围绕大市场、大粮食、大流通、大产业和粮油全产业链,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支持粮食育种、种植、收储、加工、贸易各环节发展壮大,促进产业链融合延伸,壮大粮食产业经济。
全力服务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认真贯彻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坚决落实总行党委服务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规划,立足云南特殊区位和贫困实际,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骨干和引领作用,精准发力、主动作为,以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吹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全力支持云南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截至2018年11月,全行贷款余额达到1295.49亿元,比年初增加90.14亿元,增幅7.48%;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176.68亿元,居全国系统内第三位,占全行贷款投放总量的66%;精准扶贫贷款余额917.25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量的70.88%,比年初增加36.15亿元,全行七成贷款投向扶贫开发重点领域。
切实把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全行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行主动提升站位,切实履责担当,发力深度贫困地区,加大加快信贷支持力度,力争打赢云南脱贫攻坚“上甘岭”战役,啃下云南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一是给予差异化政策支持。我行逐项贯彻落实总行领导莅临“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指示精神,“一把手”亲自督办深困地区项目,行领导全年12次带队开展调研工作,根据总行领导调研提出的思路及时出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分别在贷款准入、定价、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深度贫困地区28条差异化支持政策。截至2018年11月末,我行在27个深度贫困县贷款余额达178.98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13.89%。在迪庆、怒江州贷款余额达48.46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的3.74%,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8.14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3.02亿元,较年初增长5.36亿元,在迪庆、怒江州贷款增长率高于全行贷款增长率。
为努力构建全行、全力、全程扶贫的工作格局,我行立足云南特殊区位和贫困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云南省分行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积极促成总行与省政府签订《共创省级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合作协议》,在无农发行机构的贫困县设立了扶贫工作组,做到了93个贫困县扶贫信贷业务和工作机构的全覆盖。派出近百名业务骨干到县、入乡进村帮扶,学习服务脱贫攻坚经验,与省扶贫公司合作连续两年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培训,先后培训各级财政系统、扶贫公司、农发行人员2000余人次,培训一批既熟悉银行业务,又掌握脱贫攻坚知识的金融扶贫工作队伍。截至2018年11月,累计审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113个,金额793.57亿元,已发放282.9亿元,贷款余额226.54亿元;审批中央财政贴息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1个,授信金额147.875亿元,已发放113.75亿元;审批投放专项建设基金22.5亿元。已审批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共惠及全省112个县(市、区),1092个乡镇,6871个村,7020个搬迁安置点,支持建设5907.19万平方米安置住房。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认真落实“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的要求,总结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对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需求,以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等为重点,积极支持蔗糖、生物药、畜产品、木本油料、花卉、蔬菜、茶叶、咖啡等高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优质企业。紧密围绕服务产业发展这一重点,在原有信贷基础上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 通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勤劳致富,助推云南产业扶贫发展。2018年11月末特色产业扶贫贷款余额116.88亿元,涉及贷款企业110户,带动建档贫困人口56514人,带动每个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增收约4330元。
全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紧密围绕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瞄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关键地区,不断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农村路网贷款、重大水利专项过桥贷款、棚户区改造贷款、整体城镇化建设贷款等一系列符合“三农”需求的贷款品种从无到有,贷款余额由少到多。近五年来,累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贷款1072.67亿元,累计支持项目350个,覆盖了全省16个州市、97个县区,其中贫困县67个。农发行贷款支持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支持复垦土地1210亩,新增耕地16448亩,支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32座,增加蓄水21.92万立方米,增加或改善灌溉面积372.14万亩,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0267公里,新建或改扩建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卫生设施6021个,支持棚户区改造新建安置房185万平方米,改扩建修缮房屋面积172万平方米,改善了4.7万户15.9万人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对云南省重大项目给予了积极支持,信贷支持云南省水投公司承贷的“云南省十三五重点水利工程”196余亿元,信贷支持全省棚户区改造贷款394余亿元,信贷支持云南省2016-2017建制村通硬化路项目148亿元,信贷支持云南省2016-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22.4亿元,发放扶贫过桥贷款64余亿元用于农村公路、人居环境、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通过PPP项目融资27.8亿元,对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B11地块城市棚户区改造、东川区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鲁甸县县城环城公路、普洱市洗马湖全民健身运动场所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
积极对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需求,以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等为重点,积极支持蔗糖、生物药、畜产品、木本油料、花卉、蔬菜、茶叶、咖啡等高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优质企业,紧密围绕服务产业发展这一重点,在原有信贷基础上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助推云南产业扶贫发展。近五年来,围绕产业发展,累计支持企业300余家,累放贷款445.11亿元,通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是促进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中央明确要求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陆续出台了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政策,推动农村流通体系发展。云南作为边境省份,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设有边境口岸17个,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突出地缘优势的省份。云南省分行自2008年开办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信贷业务以来,坚持有重点、分区域、抓特色、创品牌,积极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信贷业务。至2018年9月末,共发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79亿元,支持铁路、机场、客货运站点以及重要口岸等涉农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保税区、自贸区、物流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丘北、广南、富宁火车站物流园区建设9亿元;支持红河、昆明综合保税区建设共9亿元;支持全省72个高速公路物流服务区新建、改扩建工程建设14.4亿元。
2018年围绕全省23.7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2.97万亩补充耕地的年度建设任务,云南省分行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垦造农田、土地复垦、村落集并、流转、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结余指标上市交易、优质农产品基地等农地提质增效类项目。完成了江城沃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6000万元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贷款的审批发放,通过在项目调查过程中不断完善规范,形成了全省复制推广的模板,为下一步土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项目的全面推开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推进从严管党治行
加强党的领导是金融改革发展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党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行,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出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见、党支部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制定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意见。压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省分行到全省16个二级分行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党建联系行制度,总结推广基层支部特色做法,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行延伸到基层、扎根到基层。以与“党建+”为落脚点,抓党建促中心工作。把党建工作与工作职责相结合,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实施业务工作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作风建设为落脚点,抓党纪带动行风行纪。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每年对二级分行党委班子及成员进行一次巡视,切实增强威慑效应,促进从严管党要求落实到位。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指出,让金融回归本源,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什么是农发行业务的“本源”。经过实践,证明“一二三四五六”总体发展战略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体现了农发行的宗旨和特质,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在实施战略中也取得了不平凡业绩。新形势下,农发行云南省分行更应毫不动摇地落实总体发展战略,坚定政策性金融办行方向,决不能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资金投向坚决保持在“三农”体系内和国家要求支持的领域。在发展方向上,落实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设美丽中国为主。一是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认真落实国家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按照“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总体要求,加大对粮食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延伸对粮食产业链的信贷支持,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二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动员全系统资源力量,突出深度贫困地区,以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扶贫为重点,积极支持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经济发展。对接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求,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和服务,坚持融资融智相结合,大力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努力提高扶贫效率。三是积极支持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大力支持现代种业、农机装备、节水灌溉、智慧农业发展,着力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新园“三园”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农业、清洁能源、循环产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的支持力度,助推“美丽中国”建设。四是着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三农”发展“短板”。依法合规开展中长期信贷业务,积极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全力服务“三农”需求,遵循银行规律,坚持稳中求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保持财务可持续,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着力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为服务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助读】
“一二三四五六”总体发展战略
即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强化从严管党、从严治行两大根本保障;坚持执行政府意志、服务“三农”需求和遵循银行规律“三位一体”;拓展改革、创新、科技、人才四条实现农发行现代化的路径;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和脱贫攻坚五大领域;统筹推进治理结构、运营模式、产品服务、管控机制、科技支撑、组织体系六个现代化建设。
云南网通讯员 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