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分层分类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云南国资今年重点推进“1+1+X”改革重组
“省属企业2018年生产经营平稳运行,2019年力争营业收入增长12%以上。”这是记者从3月29日省国资委召开的省属企业州市国资委监管机构负责人会议获得的消息。
记者获悉,2019年省国资委将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建立“1+1+X”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发展新模式,分层分类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省国资委主任罗昭斌表示,2019年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持续推进二、三级公司全面混改,确保混改面超50%。
国企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2018年,各省属企业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努力开拓市场,强化挖潜增效,狠抓固定资产投资等多措并举保增长,企业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含国有独资、控股、参股)资产总额2.25万亿元,同比增长9.91%。
2018年度累计实现收入7256.37亿元,同比增加3.15%。完成增加值2191.14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13户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10%,其中8户同比增幅超20%。
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下,省属企业和各级国资监管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应对,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
通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18年,13户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0%,其中8户同比增幅超过20%;12户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其中10户增长20%以上。云天化国际市场销售化肥222万吨,同比增加74万吨,增幅50%。
同时,狠抓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国企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能混则混,诚泰保险集团层面混改基本完成,云南白药整体上市工作稳步推进。
本报记者注意到,植物药业、重庆玻纤等28户子企业混改工作完成,省属二、三级企业混改面超过40%。
筛选建投混凝土、云南植物药业等16户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同时,加大直接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2018年省属企业直接融资超过700亿元,新增美元债2亿美元。
在整合重组方面,与中铝集团积极打造“两平台一基地”3个千亿级产业板块,完成昆钢控股整合物流集团工作。
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瘦身健体”
为解决企业结构性矛盾,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瘦身健体”,2018年云南省属企业减少法人单位109个;煤化集团关闭退出3个煤矿,化解煤炭过剩产能90万吨;全年基本完成107户“僵尸企业”处置任务。
在此基础上,今年,云南省属国企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建立“1+1+X”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发展新模式,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
同时,将着力实现国资监管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快培育具有优势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确保国有企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2019年将完成46户“僵尸企业”出清,全面完成各项收尾工作,加快推动市场出清,释放大量沉淀资源。组织开展重点亏损企业专项治理,减少亏损子企业数量和亏损额。继续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持续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
根据计划,我省将力争省属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2%以上、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9%以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强化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记者 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