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产经 >> 正文
德馨香更浓——记王兰花和她的热心小组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9日 06:40:02  来源: 经济日报

原标题:德馨香更浓——记王兰花和她的热心小组

7月22日,记者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裕西社区“兰花志愿服务之家”见到“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时,她刚给社区志愿者开完会,安排完工作。相比前几年记者采访时,71岁的她面容已有所变化,但不变的是敏捷的头脑、火热的心肠。

“总书记给我们颁发了勋章,我感到无比光荣,更增添了干事的动力!”王兰花告诉记者。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王兰花就是这样一个人。

2004年,王兰花从利通区裕西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岗位退休。“几十年来在社区忙忙碌碌跑习惯了,一闲下来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总觉得自己还有使不完的劲儿。当时就琢磨,趁着还能动弹,一定要为邻里再做些什么。”王兰花说。2005年初,王兰花把6位爱心人士聚集在一起,成立了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

小组成立后没有工作场所,王兰花的家就成了热心小组的活动用房,自己的手机和家里座机也成了小组的热线电话。就这样,7个人每天奔走在社区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邻里处理琐事、化解纠纷,渐渐成为邻里间的贴心人。

裕西社区的舒宏勇和弟弟因家庭变故成了孤儿,热心小组的志愿者们隔三岔五为他们带去食品,清洗衣物,还联系学校为他们减免学费,兄弟俩亲切地称王兰花为“王妈妈”。如今,两兄弟不仅开起了水暖维修店自立自强,还主动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减免服务费用。

王兰花在一次走访中得知社区居民张金霞下岗了,留下80多岁的老母亲和十几岁的孩子外出谋生,就一边发动志愿者上门义务照顾这一老一小,一边为老人争取民政救助资金和城市低保。张金霞返乡后听说了热心小组所做的事情十分感动,她也将这份温暖传递出去,义务承担起照顾社区孤寡老人安明香和连月新的担子。

王兰花热心小组的美名很快在利通区传播开来,一些其他社区和乡镇的困难群众也慕名而来。

随着王兰花热心小组影响力渐大,2010年裕西社区专门腾出23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作为热心小组的大本营,正式亮出了“兰花志愿服务之家”的牌子。王兰花带领大家精心打造了服务工作室、康复理疗站等功能室。2012年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了党支部,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

“2006年我因为下岗生活困难,找过热心小组,帮了我大忙。2019年我开始领退休金,生活有了保障,于是也加入了热心小组,每周从事志愿者活动。”52岁的蒋海燕说。

近些年,随着志愿服务经验的积累,王兰花热心小组逐步建章立制,走上了规范化服务之路,不仅扶危济困,参加文明执勤,还参与了民政部门的民生服务项目。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王兰花热心小组还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先后引进了宁夏义工联合会等7个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组建了文明劝导、矛盾纠纷调解等10支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组织日益发展壮大,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如今的28万余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拓兆兵)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