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第九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曹红霞:“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你赚了多少钱, 而是你帮助了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1日 09:49:00  来源: 云南网

 

 

询问员工工作情况
日常工作中

  云南网讯(记者 李赟静 余佳柯)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提到奇诺威肠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诺威”),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竖起大拇指,提到公司董事长曹红霞,不少人更是止不住表达对她的感谢。

  肠衣是用家畜的大肠、小肠刮制而成的畜产品,主要用作填制香肠和灌肠的外衣。这家专门生产干制肠衣的企业,2017~2020年连续3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沿海地区及泰国、缅甸、西班牙、德国等国家。而每一根小小肠衣串起的不只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订单,更为背后众多残障员工铺就了一条自给自足、自信自爱之路。

  “放下包袱好好干,生活会回到自己手中”

  20年前,曹红霞从山东嫁到“中国肠衣之乡”河北省顺平县,第一次接触到肠衣生产,那时,全县有上千家肠衣厂坊,“肠衣属于一种传统手工艺,不需要任何机器,不需要强的劳动力和学历,生产工艺简单,只要有人教有人带,手灵活,眼睛看得见就可以做这个工作。”曹红霞向记者介绍。

  2017年,曹红霞来到禄劝,看到这里残障人士就业难的现状,先后投入资金逾1600万元建起了符合残障人士生理特征、轻体力低强度的“扶贫车间”。“当时蜂拥而至的残障老乡来厂里应聘找工作的场景,我至今还记得。”这一幕,让曹红霞落了泪,也让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把企业办下去,对残障人士永远敞开用工大门,保障残障和健全员工同工同酬。

  公司完成招工并正常生产后,曹红霞很快发现不少员工并不习惯这份工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的长期靠低保糊口,有的曾在街上乞讨拾荒,短时间内要适应工厂的管理并不容易。各式各样的矛盾时有发生,有的不习惯和同事相处,领了工资后一声不吭不见了,有的因为耳聋与同事交流不便起了争执。

  看到这样的情况,曹红霞对公司进行了一番改造。她在厂区加盖员工宿舍、公共浴室和食堂等配套设施,包吃包住,情况特殊的残障员工还可带家属同住。“公司对残疾人有很多照顾和优惠,比如说他们可以早下班、早吃饭,还可以免费吃饭。为了让他们的工作、生活各方面更方便一点,厂里建了很多无障碍通道和适合残障人士的无障碍的洗手间、洗澡间和洗衣间。”

  在实际管理中,曹红霞把听障人士调配到晾晒工段,将下肢残疾的员工与身体健全员工组合分配到肠衣穿制岗位,按照身体情况为每个人安排合适的岗位。工作之余,曹红霞常常和残障员工拉拉家常,趁机做思想工作,“放下包袱好好干,生活会回到自己手中的。”曹红霞这么鼓励着每个人。

  “最初来的时候,他们心态也不好,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就是个累赘,半年以后,他们积攒了一些工资,并且和很多健全人有了沟通、交流和联谊互动,逐渐就有了自信,和初来时的精神面貌有了天壤之别。在他的心里和表面,前后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就像一个人在最低谷的时候,在最黑暗的地方,你给了他一束光,就是这种很明显的区别。”就这样,残疾员工逐渐稳定了下来。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帮助了多少人”

  王天旺是禄劝县屏山镇茂龙村村民,三级伤残,妻子一级残疾已卧床多年,有一个7岁的女儿,家庭生活全靠70岁的父母务农维持。王天旺被奇诺威录用后,3000元每月的工资极大缓解了全家的生活压力。这样的家庭在厂里还有很多,曹红霞每走访一户,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残障人士背后的艰难,如何帮助大家把日子过得有盼头、有希望成了她考虑的新问题。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残疾员工占总员工比例从未低于三分之一,每月每人工资水平在1800~5600元不等,改善了当地低收入家庭的情况,帮助残障职工实现了就业增收。在2019年用工高峰时段,奇诺威安置残疾人就业达127人,是云南省单个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最集中的企业。

生产车间指导工作

  “通过我们公司在这里4年的发展,看到他们一点一点的改变,有的人逐步买了电单车、买了车,甚至买了房,生活一点点好起来,我是很欣慰的。”曹红霞说在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致富路上自己也能伸一把手,出一把力,这些都是让她欣慰的事。因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帮助了多少人。”

  2017年以来,奇诺威与禄劝县劳动保障局共同开展电脑培训、养老护理培训等,针对400多名残障员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增强员工对社会新兴技能的接触和了解,帮助残障员工掌握新技能。

  2017年至2020年,奇诺威累计帮助234名残障人士及建档立卡户实现稳定就业,企业先后被授予云南省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昆明市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禄劝县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

  2019年5月,奇诺威成立“扶贫助残”爱心基金,共吸收社会各界爱心捐助26万元,用于困难残障职工的临时救助、子女上学教育鼓励等。2017年至2021年,曹红霞个人及企业用于补助慰问残疾困难员工及家庭、为员工子女提供助学金、支援新农村建设等的慈善公益支出达68万元。

  对于今后的发展,曹红霞说,“我们公司下一步一定会多建一些生产车间,多招收一些低收入家庭成员,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我希望在3年以后达到1000人的生产基地,让他们能有机会通过这些工作岗位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公司已在昆明海关完成对外贸易经营者出口企业备案登记,未来将在扩大进出口贸易、争取更多外汇收入的同时,为更多残障人士和低收入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岗位。

向员工询问工作状态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