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巧家县小碗红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立卫通过发展红糖产业带动农户1300余户近3000人增收致富,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700余人脱贫出列,带动7名残疾人就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红糖产业加工改革突破,成为了本地企业产业扶贫的标杆,引领带动100多家红糖企业标准化生产、巧家县3万多甘蔗种植户规范化种植,拓展群众增收渠道,给群众带来了真正实惠,为巧家县精准扶贫作出了积极贡献,助力巧家红糖产业成为特色扶贫产业。
朱立卫的创业情怀
朱立卫,就生长在这块甜蜜的故乡。他的祖辈、父辈沿袭祖宗传下来的工艺,养活了三代人,自幼他就在自家糖房里长大,对红糖有特别的情怀。
199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昭通市财贸学校。2000年,朱立卫只身来到四川雅安闯荡,孤身一人,非常艰难,特别是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受伤造成腰椎骨折,卧床长达一年之久。在经历了五年的锻炼磨砺后,2006年迎来了人生的曙光,开启了创业新篇,企业十多年的发展成长,完成了原始资金的沉淀,实现了从散小弱到初具规模的转变。
扬帆起航、回报乡梓。朱立卫到四川创业后,随着远在老家的父母渐渐年迈,红糖手艺无人传承,自家红糖生产也就停了下来,但出门在外多年来,却一直念念不忘家乡红糖味道,每到逢年过节一定要回家品尝红糖,并把巧家小碗红糖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他们都对巧家小碗红糖赞不绝口。然而近些年来,吃到的小碗红糖越来越差,消费者怨声不断,于是2015年冬榨季开始后,朱立卫开始深入走访各糖坊,调查发现部分加工厂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出现了掺假制假等情况,长此以往,将会对巧家小碗红糖的工艺品牌造成严重冲击。
朱立卫决定在巧家发展古法制糖的产业,既能保住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为家乡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做大做强红糖产业链,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为巧家精准扶贫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模式,带贫致富
朱立卫采用“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模式,让农户在甘蔗种植、红糖加工、销售等环节增收,带动实现黎明社区、野鸭社区、巧家营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700余人脱贫出列、7名残疾人就业。目前,发展甘蔗种植基地达4千亩,甘蔗产量达2万吨以上,每吨价格850元,产值超1700万元;红糖加工销售产量达2千吨,每吨价格3万元,产值达6000万元。
依托基层党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由村“两委”成立甘蔗种植合作社,公司与合作社签订甘蔗收购协议,村“两委”组织种植,公司提供种子;由公司给残疾人、建档立卡户采购甘蔗种,甘蔗收购时扣除种子数量,公司按市场价进行统一收购。种植期间,由公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指导农户施肥、上土等环节;化肥、农药由公司统一采购配送至田间,甘蔗收购时扣除。
非榨季期间,工人成为甘蔗种植户,榨季开始,公司雇佣甘蔗种植户到工厂务工,优先为残疾人、建档立卡户提供就业岗位。特别是针对残疾人进行精准分类,制定残疾人脱贫方案,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安排进行基地维护、日常监管等;对全部失去劳动力且不能自理的,统一进行土地流转,由合作社种植,到年底分红。针对建档立卡户,免费发放甘蔗种,以保底价签订收购协议;成熟收割时,在保障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再给予每吨甘蔗30元运费补助,进一步增加和巩固群众收入。
传承古法,守心守艺
朱立卫为了保留古法熬制小碗红糖的工艺,打击糖坊掺假制假行为,多方筹集资金,四处寻求帮助,成功举办了首届巧家小碗红糖熬制技能比赛,从中发掘优秀熬糖艺人,推送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1人,市级3人,县级5人,并申报巧家小碗红糖成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增强了巧家小碗红糖生产者的信心,又是对坚持古法熬糖艺人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认可,更是对年轻一代坚持古法熬糖技艺的一种激励,为巧家小碗红糖的良性发展,培养了人才、奠定了基础。
朱立卫牵头制定了小碗红糖生产标准,对原料种植的源头,优质的甘蔗品种,生产车间人员操作,成品的颜色、外观、形状等均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流程,并作为巧家小碗红糖生产的地方标准来执行,协助巧家县政府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做到了产品可溯源,提高了市场知名度、美誉度,让巧家小碗红糖独有的品质特性更好的回馈广大消费者。
2022年,统一集中流转白鹤滩镇500余亩土地的基础上,朱立卫继续延长产业生产加工链,增加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带动广大甘蔗种植农户致富增收,提高贫困户脱贫成色,巩固脱贫成效,让“甜蜜事业”成为巧家特色产业。
云南网通讯员 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