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充电桩也要做好隐私保护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4日 09:28:54  来源: 经济日报

  原标题:充电桩也要做好隐私保护

  我国在优化、扩大充电桩布局的同时,还需高度警惕信息泄露风险。充电桩生产商和相关服务平台应担起首要责任;用户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近日,工信部通报了11个涉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运营的平台存在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问题包括“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

  据了解,2022年我国车桩比已达2.5∶1,充电桩数量处于全球较高水平,其中不少是智能网联充电桩。大部分智能充电桩都需要联网,车主可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充电桩性能和充电进度,充电完成后扫码支付,方便快捷。但也正是因为其“智能网联”的特性,让智能充电桩成为了信息泄露的隐秘角落。

  因此,在优化、扩大充电桩布局的同时,还需高度警惕信息泄露风险。

  充电桩生产商和相关服务平台应担起首要责任。新能源汽车是代表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新事物,但数据安全与隐私泄露却是老问题。在设计研发过程中,相关厂商应提前介入、有效预判相关数据安全风险,通过加密等技术手段,健全充电桩防护机制,避免被不法分子攻击系统漏洞,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更应加强行业自律,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监守自盗,违规过度收集车主信息。

  用户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了解智能充电桩所要求的权限,并仔细考虑对个人的影响。对充电桩需要的如地理位置、通讯录信息等权限请求要谨慎通过,对不必要的权限加以拒绝,并对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有关部门要完善智能充电桩的安全标准,提高相关网络公司的行业准入门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违规、过度索取车主私人信息的互联网产品采取取消其经营资质等惩罚措施。

  作为支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基础设施,智能充电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技术革新与信息保护不应成为一道单选题,方便快捷也不应以用户隐私来换取。期待新能源汽车在加速驶入智能“快车道”的同时,更要系牢隐私保护安全带。(郎竞宁)

责任编辑:张潇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