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在国企改革激越的羯鼓声中,云天化集团与以色列化工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云南磷化集团海口磷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口磷业”),海口磷业党委、纪委、工会、共青团相继成立。
公司成立初期,党建工作就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海口磷业这样一个中外合资、国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无经验可循,党建工作定位不准,党组织发挥作用底气不足。”“中以双方在文化理念、经营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外方管理层对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深,存在重经营轻党建现象,党建工作支持力度有限。”……
问题已然提出,如何破局?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海口磷业党委深入研判,充分认识到合资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在强根铸魂的基础上,找准党建创新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是 “合”。
近年来,海口磷业持续打造“和合共生 绿色匠造”的党建品牌,持续推动“合文化”建设。坚持共同发展,在统一思想认识上达到融合;坚持责任共担,在管理体制完善上推动融合;坚持融入中心,在优化管理流程中实现融合……海口磷业党委守正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合资企业发展实际的党建新道路,为中外合资企业党建工作注入新内涵。
多举措推动企业凝聚奋进合力
党建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始终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管理中,扛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按上一年度员工收入的1%预提党组织工作经费并纳入行政年度预算,同时明确公司行政为党建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公司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探索干部、人才、党员三支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把发展党员的重点向生产经营一线、技术骨干、青年员工倾斜,合资以来已发展了103名党员,公司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占比97%,在岗职工党员比例上升至36.01%。自2021年开始推动绩效考核、同级互评、领导考评、领导小组考评工作的开展,多维度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评,最后按照“1261”评定被考评人的考评档次。
海口磷业党委注重文化融合,大力开展“党建融通聚力工程”,通过党建+文化阵地,党建+文化活动,丰富员工文化活动,加强阵地建设,推动“合”文化建设。青马工程、青年突击队、“磷梦沙龙”青年书屋……一系列党建带群建活动深入推动“合”文化建设,努力融合中以文化元素,创设员工成长成才平台,凝聚奋进力量。
高质量融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先有融合、后有作为,唯有融入、才能作为。”在海口磷业,党建工作实现从配合到融合的转变,充分嵌入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成为推动合资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促进合资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口磷业党委书记蔡彬亭介绍:“我们坚持凝心聚魂,用高质量融合助力中外合资企业高质量发展。将党建资源和优势转化为破解中心和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坚持问题导向,确保中心(公司)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
生产一线上,党员先锋队弘扬实干精神。2022年3月,经中国硫酸行业协会等机构确认,海口磷业“2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以连续运行571天的记录,摘取了国内硫磺制酸装置长周期运行桂冠,共产党员在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急难险重前,党员突击队尽显担当本色。2022年春节期间,海口磷业基础肥销售团队急需将7200吨重钙产品捆扎后发至港口装船,然而假期多家劳务方无充足的劳动力完成此项任务。海口磷业采矿党支部、技术服务党支部等40余名党员自动请缨组成两个突击队,拉篷布、打包捆扎、叉车堆垛……仅历时6天,就将7200吨货物及时发运至港口。
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海口磷业坚持“发展”主基调,弘扬“奋斗”主旋律,一路高歌奋进,获得国家级5A绿色矿山“金字招牌”、硫酸发电工段年发电量达10013.64万kw/h、第一批电池级磷酸一铵产品诞生、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
海口磷业总经理Nadav Turner(纳达夫.特纳)先生表示:“中外双方突破语言、文化、社会制度差异,始终保持良好互动,紧密协作,拧成一股发展力量,海口磷业党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
云报全媒体记者 朱毅 余维 陈晓波 李继洪 牟燕红
视频:实习生 吴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