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曦微露的乡间小径上,一个身着朴素、眼神坚定的身影正缓缓前行,他便是金融特派员——赵明晨。此行,他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双河乡情、村情、农情,通过深入了解村集体收入、产业发展现状及民情民意,为乡村振兴提供精准的金融支持。
初识双河乡情,宏观把脉。赵明晨的第一站是乡政府。在这里,他与双河乡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乡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政策导向以及面临的挑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赵明晨对双河乡的情况有了初步认识。他意识到,尽管近年来双河乡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资金短缺、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亟须金融活水来激发新的活力。
深入村情,微观洞察。告别乡政府,赵明晨开始穿梭于各个村庄,与当地村干部及村民展开直接对话,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在田野间,他亲眼见证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也深刻体会到了他们对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渴望。通过调研,赵明晨注意到每个村庄在产业布局、资源条件以及发展难题上各有不同,这些差异为他后续精准制定金融扶持计划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细探农情,精准施策。在深入了解村集体收入和产业发展现状的过程中,赵明晨发现了一些普遍性与特殊性难题。譬如,有些村集体收益渠道单一,过分依赖传统农耕;而另外一些则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文化优势,却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针对这些问题,他深入思考,探索如何利用农信社的金融服务推动村集体经济增长与产业提档升级。他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金融策略方案,比如,核桃园村委会精心策划、率先成立了晋宁彝邦主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黄晶种苗与姬松茸,通过特色产业带动村民齐心协力投身劳作。为解决投产资金的迫切需求,农信社及时支持180万元的普惠小微贷款,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资金动力。
民情为基,温暖人心。在调研过程中,赵明晨还格外注重民情民意的收集。他深知,只有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愿望,才能制定出更加贴心、实用的金融政策。因此,他耐心倾听每一位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切和诉求。他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也为他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数月的深入走访与细致调研,赵明晨对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村落概况、农耕状况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2024年,双河信用社全力推广“民族团结贷”,积极为广大民众提供资金扶持,贷款余额自年初起实现1600万余元的净增长,贷款户数也增加了30余户。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也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发挥农信社金融特派员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昆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