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银行 >> 农信社 >> 正文
【金融特派 从我出发​】胡馨:做好乡村“护航人” 提供政策“金动力”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5日 18:04:00  来源: 云南网

  2017年,我首次踏足昆明市宜良县狗街信用社开启金融服务生涯,2021年4月被调至联社金融业务部继续深耕金融领域,2022年7月重返狗街信用社工作,2023年12月肩负起金融特派员的使命。凭借人缘、地缘优势,我快速融入角色,主动参与政府每周工作例会,围绕乡村振兴核心任务主动作为,主动走访客户,真抓实干想办法,真情服务赢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的金融动力。

  双龙水田村坐落在距离狗街镇11公里之外的群山之中,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曾数次踏足于此,记忆格外深刻。这并非源于乡村景色的别致,而是因为那条泥泞难行的道路、那些斑驳残破的房屋。每次看见村民那满怀期待又交织迷惘的眼神,我的心灵总是一次次受到震撼。

  担任金融特派员不久,听闻水田村即将整村搬迁的消息,我内心激动不已。我与管片客户经理立即赶往实地察看,心中暗下决心,务必借金融手段助力水田村变革。在村委会的引导下,我们对有贷款需求的30余户村民进行了深入调查,梳理出在搬迁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问题,诸如村民对搬迁条件、标准和补偿费用甚清楚,担心入住新居后没有收入,生活陷入困境等。

  金融春雨润,新居拔地起。我以金融特派员的身份,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构建起“政—银—民”之间的桥梁。借助政府宣传动员的契机,我多次深入水田村了解情况、搜集资料,实时跟踪搬迁手续办理进度,然而,实际操作并非如预期般顺利。因村民金融知识匮乏,沟通与推广工作变得异常艰难,但我并未放弃,一次又一次组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推广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讲解,逐户联系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向他们讲政策,强调搬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他们建房的难题,为有意愿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金融政策支持,采取成熟一户办理一户的策略稳步推进,最终办理建房贷款15笔,金额170万元。在这段日子里,我目睹了破旧房屋的重生、泥泞小道的硬化,金融的力量让村民安居乐业,乡村变得更加宜居,我作为农信人的责任与使命愈发闪亮。

  返乡创业信心足,乡愁化作创业魂。结合前期调查发现问题,我迅速将工作进展情况呈报至镇政府,期望引起政府对乡村年轻劳动力外出的关注,并提出“依托狗街镇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农信贷款政策便捷优势,启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行动’”的建议,获得镇政府的肯定和支持。随后,与辖内村委会、社保机构协同推进该工作,对外出务工者进行摸底排查,向他们阐释产业发展现状和机遇。同时,以村小组为单位,进入村社微信群,在群中不定期分享存贷款等优惠利好信息。

  “小胡,我是马龙乡的,在村里微信群看见你发的贷款信息,我在外打工已有五年,现在孩子长大了,为了上学方便,我想把家里的房子装修一下,再搞搞养殖,手里钱不够,想申请点贷款”,接到电话的当天,我便为该客户快速合规办理了贷款和信用卡。“小胡,信用社相比以前变化太大啦,利息低,期限又灵活,手续还简单,当天就可以放款,最让我感动的是你们贴心的上门服务,为我们节约了时间”。

  该笔贷款的成功办理,以点带面激发了更多村民返乡创业的信心。截至目前,狗街信用社办理外出务工人员贷款42笔,金额640万元,并实现授信即用信。“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双脚所踏皆是生活,人间至味是团圆”,这正是我们农信人的使命。

  携手共进新时代,转型发展谱新篇。“小胡,今天得闲来我苗地一趟,有点事情想让你帮忙出出主意。”该客户自2020年与我们首次合作,当时贷款30万元用于苗木周转。近期,随着经营方向调整,客户决定将原有的苗木用地转变为高科技蓝莓种植基地,急需500万元的资金投入。“三个孩子在上学,大的上初中,小的在昆明市官渡区北清实验学校,想着吃吃老本算了,结果孩子的各种费用支出太大了,还是不能闲下来啊,我们计划把商铺卖了,但是对方给的价格和我预期差距50万,你看看怎么办?”

  结合客户的投资计划、资金调度、管理策略、还款计划及近年的发展情况,我深入狗街周边蓝莓种植户了解近段时期的收成情况及经营模式,通过上网学习相关设备技术和市场调查后,综合分析该项目可行性较高。最终该笔生产经营项目贷款从调查至发放仅用了一周时间。

  “真是出乎意料,原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却在你们这里成为现实!明年年初,我计划再建一座冷库。”得知这一需求后,我立刻向客户推荐了云南云唯鲜冷链科技有限公司,并引荐了宜良地区的负责人,为双方牵线搭起合作的桥梁。

  随着工作不断推进,看着一个个村民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圆了建房梦、种植养殖梦、结婚梦、买车梦……看着他们越来越好,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张笑脸,都是我前行的动力。展望未来,我坚信金融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将进一步提高,我将继续投身于探索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昆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供稿 供图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