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有幸被选派为石林县圭山镇的金融特派员。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彝乡人,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充分用好自己是彝族、便于与彝乡群众沟通交流的优势,将服务“三农”的责任扛在肩上,将支农支小的承诺落实于具体的行动中,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勇毅前行。
精准滴灌振兴“及时雨”。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山艳阳露彩妆。在连绵起伏、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圭山半山腰上,一条红彩带系着一个隐秘的小村落——矣美堵。这里是全县唯一一个彝族彝青人聚居的村落,凭借“生态资源、民族文化、红色资源”三大优势,先后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示范村、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村、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支持矣美堵石林县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作为金融特派员的我,迅速开展了矣美堵村整村授信工作,为村民提供订单式养殖、嵌入式客房打造、乡村旅游服务、生态餐饮经营项目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为全村73户人家授信457.61万元,让矣美堵村搭上乡村振兴“专列”,让小山村实现大变样。
深耕普惠金融“责任田”。我始终牢记金融特派员的使命和职责,充分发挥农信社点多面广、贴近群众、服务地方的体制优势和地缘优势,带领团队将服务窗口延伸至田间地头,将金融服务送到农民的心坎上。我们以整村授信为载体,积极对接乡镇党委、村两委,主动走村串巷,关注广大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客群,摸清客户需求,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同时,我们利用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等现代金融科技手段,拓宽金融服务渠道,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将普惠金融的阳光洒向了圭山的每一个角落,惠及了千家万户。截至2024年9月,圭山信用社已累计完成2570户小额农户贷款授信,较年初增加3224万元。
连接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群众的困难绝非小事,每一个细节都映射出我们的初心。“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享受到银行工作人员的上门服务,这真的让我感到非常温暖!”李先生80多岁的母亲在家中完成密码挂失业务后感慨地说。李先生的母亲因病卧床,而外出打工的李先生将治病费用汇入母亲的社保卡中,却因母亲忘记密码而无法取出。作为金融特派员的我,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带领工作人员驱车20多公里,穿越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门为李先生的母亲办理了密码挂失业务,使老人得以顺利取出治病钱。金融特派员上门服务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彝乡的老百姓对金融特派员的快速反应和耐心的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纷纷表示:“农村信用社服务好,真的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作为一名金融特派员,我将持续关注农村金融服务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填补农村金融空白、解决发展难题、增强彝乡发展优势。同时,我将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精耕细作“三农”沃土,为彝乡发展、百姓增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昆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