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昭通市分行(以下简称“昭通工行”)坚决扛起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以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指引,聚焦昭通市“产、城、人”三篇文章,以重点突破“三大工程”为全年目标任务,致力于建设昭通、服务昭通,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聚焦“产”的文章,进一步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昭通工行强化政治担当,建立服务“五篇大文章”工作机制,围绕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产业、绿色硅铝产业、磷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级产业”,综合运用“贷+债+股+代+租+顾”六位一体的投融资体系,持续加大对昭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全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58亿元。其中,“科技金融”实现贷款余额12亿元,净增3亿元;“绿色金融”实现贷款余额24亿元,净增11亿元;“普惠金融”实现贷款余额10亿元,净增4亿元。此外,昭通工行主动跟踪昭通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立目标项目库,分层分类实现全覆盖走访对接,并一户一策制定了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坚持地方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积极搭建政银企三方沟通平台,与政府、企业共同推动项目落地,助力昭通产业集群发展。
聚焦“城”的文章,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
昭通工行坚持城乡联动发展战略,加快空白县域恢复力度和网点布局优化,积极推进空白县域彝良县恢复成立机构,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延伸服务触角,有效提升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的金融资源供给。昭通工行覆盖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充分发挥工商银行的资源、产品、信息、渠道等优势,积极下沉金融服务重心,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金融活水。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4个县域贷款余额实现159亿元,净增13亿元,增速9.08%,高于工商银行各项贷款增速2.46个百分点;积极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为房地产客户授信12亿元,贷款余额实现6亿元,有效带动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实现31亿元,净增10亿元,助力地方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昭鲁一体化“双百”大城市建设。
聚焦“人”的文章,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
昭通工行以185.07万脱贫人口和城乡居民稳定增收为出发点、着力点,为新市民群体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提升便利化支付水平,加大资金帮扶、产业帮扶力度。2024年,昭通工行捐赠帮扶资金254万元,实现消费帮扶150.7万元。2024年累计支持1.4万人融资需求,个人贷款余额实现52亿元,净增14亿元,积极支持产业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立足乡村振兴,聚集昭通苹果、花椒、天麻、马铃薯等特色农业,加快种植e贷产品创新,推出“乌蒙苹果e贷”特色融资产品,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战略特色金融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拓户提质三年行动,主动对接本地市场,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成长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未来,昭通工行将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进一步探索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融合发展,持续扩展金融服务半径,不断畅通便捷获贷的绿色通道,全力当好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
中国工商银行昭通市分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