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元“造血”让村级集体经济“壮”起来
近年来,阳宗海风景区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赋能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党建引领是推动阳宗海风景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该区构建区党工委—机关党组织—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委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压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3个、“领办项目”3个,推动七甸大哨片区综合服务中心、阳宗镇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等项目取得实效。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全覆盖开展基层党建交叉检查,开展基层党务工作者大练兵、大比拼活动4场,全力推动问题整改,持续提升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
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该区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径,建立“村党组织+合作社(村投公司)+企业+农户”模式,大力推进七甸万亩樱桃、草甸千亩杨梅、阳宗百亩鲜食玉米、曲者社区奶山羊养殖、马郎社区羊肚菌、松茂社区车厘子等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创收,带动农户200余人就近就业,积极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曲者社区奶山羊合作社获评市级示范合作社,七甸樱桃品牌效应持续提升。建立“农场+野餐露营”新业态模式,打造特色水果采摘园10余个,结合餐饮、萌宠、住宿等,打造集水果采摘、萌宠互动、娱乐游玩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基地。阳宗海风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路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支持农村青年返乡创业
在积极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库方面,近年来,阳宗海风景区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党员58人,占比达56%。实施“头雁、强雁、雏雁”培育行动,培育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73人、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143人,选派8名村(社区)干部赴西山区、呈贡区等地跟班锻炼,推荐41名农村优秀青年参加全省“双提升”行动。大力支持农村青年返乡创业,马郎社区返乡大学生种植百亩树莓,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60余名农户参与种植,提供务工岗位40余个。龙池社区返乡大学生通过电商平台售卖杨梅采摘券,从售卖自己家种植的杨梅到带动村里种植户销售,每年卖出1000余张采摘券,促成游客采摘25万余元的杨梅。新农人返乡就业创业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立足生态优势,阳宗海风景区将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推出以环湖绿道、施家咀棕榈大道、绿道S湾为主的“十条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探索乡村生态旅游促进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大力发展民宿、草地露营区、康养温泉等新兴业态,打造华侨城滨水湿地、海之恋民宿、柳树湾·山海涧等新潮休闲基地,各网红打卡点持续“升温涨粉”,党建引领假日经济质效持续提升。积极整合各项文化资源,依托全区文化旅游节、汤池“三月三”、七甸樱桃节、草甸杨梅节等节日,开展农特产品展销,邀请辖区知名企业参与展销,以节为媒拓宽农特产品销路,用好用活禾登村革命遗址、可保火车站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进一步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擦亮阳宗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字招牌,让生态保护治理红利惠及乡村振兴。(记者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