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滇企 >> 正文
礼赞劳动 匠心筑梦 | 千锤百炼始成“匠” 他们以实干诠释“劳动最光荣”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5:21:00  来源: 云南网

  【编者按】

  工匠精神,是镌刻在云南国资国企血脉中的奋斗基因,更是新时代劳动者“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信仰。从贵金属领域的科技尖兵,到钢构桥梁的焊花匠人;从毫厘必争的质检先锋,到扎根一线的铿锵玫瑰……他们以匠心为炬,在千锤百炼中淬炼技艺,于平凡岗位书写不凡篇章,为云南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当前,云南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国资国企作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更需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锻造核心竞争力。值此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云南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特别策划推出“礼赞劳动 匠心筑梦”专题报道,聚焦云南国资国企的匠心典范,通过展现奋斗者的精神图谱,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风尚,激励更多劳动者以匠心守初心、以技能报家国,让工匠精神在云岭大地薪火相传,为谱写云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  

 
闻明:在贵金属领域书写科研报国的“工匠日记”

  闻明的人生,是与贵金属材料持续“对话”的旅程。自2013年回国以来,他躬身科研生产一线,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企业经营蓬勃发展,是贵金属行业和贵金属集团的尖兵。

  心怀科研志,胸藏家国情,是他不变的底色。

  时间拨回2008年。那时,高端靶材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我国芯片制造所需的关键材料溅射靶材长期依赖进口,解决“卡脖子”难题迫在眉睫。闻明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查阅海量文献,反复开展技术研讨,人手不够,便带领核心骨干上手轧制坯料、车削产品、处理废料,实验室灯火彻夜长明。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2014年,靶材制备技术实现突破,开始小批量生产。随后几年,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进口,更走向国际市场。该项目斩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及“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喜人硕果化作了新时期再出发的动力。2024年3月,贵研先进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曾经的靶材研究室孵化为初创公司。“如何加快市场化进程”“如何带来新增长点”……这些问题都考验着闻明。直面挑战,他以“强科研、跑市场、扩产业”三板斧强势破局。公司成立当年,利润较前年成倍增长,在美国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的金属类供应商中排名第一,成为国内最大的肖特基二极管生产商、主要贵金属靶材供应商,累计新增产值3.5亿元。

  “能够同国外公司同台竞技,让中国人不再受制于人。”闻明的话语质朴,却字字掷地有声。如今,他依然奋战在科研和企业运营的一线,以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诠释工匠精神,为贵金属行业发展持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人物名片】

  闻明,现任贵研先进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云南贵金属实验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等多项荣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李亚:16载焊花飞舞 练就一身“钢铁本领”

  “焊工操作技能提升的背后,是无数吨焊丝和每天重复的坚持。”这是李亚对徒弟的谆谆教诲,也是他十六年深耕焊接领域的真实写照。自2009年进入云南建投、踏入焊接行业以来,李亚苦练焊接技术,粗糙的钢板、滚烫的焊枪,见证了他的拼搏与坚持。

  这份努力与执着,如同烈火精钢,在重大工程的锤炼下愈发坚韧。在中老高速项目中,他带领团队仅用65天便完成了全线8座钢箱梁桥的制作安装,为老挝首条高速公路提前13个月通车奠定基础。在香丽高速穿行的崇山峻岭间,他带领团队完成97组焊接试验,全桥39万颗螺栓穿孔率高达99.8%,59个节段2500榀构件实现标准化制作,做到构件可相互替代使用,填补了云南省大跨度钢桁梁制造安装的空白。

  从项目攻坚的“实战考场”到技术创新的“研发高地”,李亚始终保持冲锋姿态,不断创新突破。

  他积极参与国家级课题“钢结构构件智能化制造技术研究与示范”,攻克机器人焊接智能化和在线质量监测两个“卡脖子”技术难题,“钢结构U肋构件智能化焊接制造示范线”被评价为总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水平;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四丝气体保护焊设备”,使焊接效率提高了3倍;主导实施的“无碳刨焊接工艺工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生产效率提升1.5倍。其团队研发的各类技术成果获授权专利26项,各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为企业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在技艺传承方面,李亚更是毫无保留。以“云岭工匠暨李亚创新工作室”为阵地,他将十六年在一线攻坚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手把手带出2名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青年榜样、1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4名云南省焊接技术状元和焊接技术能手。技术传承的星火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就在这一棒接一棒的传承中,烧得更旺。

  钢铁为纸、焊枪作笔。十六载春秋,李亚以工艺创新为突破口,用焊枪在高山、峡谷、广厦间开出璀璨花火,用钢筋铁骨践行技能报国的铮铮誓言。他的故事、他的精神,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激励着后来者在技能报国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让这份技艺与精神,在钢铁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人物名片】

  李亚,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云岭工匠暨李亚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先后荣获“云南省焊接技术状元”“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最美职工”“云岭工匠”“全国劳动模范”荣誉,入选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功勋工匠”名录,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夏洁:25年“精准如一” 铸就质检“匠心刻度”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台,在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的成品分析室内,一个专注的身影已经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夏洁,这位公司分析高级技工、工程师,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称量、溶解、过滤、沉淀等一系列精细操作。在磷铵与复合肥分析检测的每道工序中,她都以严谨态度确保数据精准无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准则,已随着千万次的重复操作,刻进她的职业记忆里。

  在红磷化工突破困境、走向稳健盈利的历程中,夏洁始终是技术突围的核心力量。品牌国际化时期,她立足企业特性大胆创新,带领团队构建了配矿、配酸及产品养分调整的数学模型,为磷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助力公司实现了“矿—酸—肥”一体化创新生产模式,巩固了“白鹇”牌化肥在越南市场的地位。

  面对国内首套萃取法磷酸二氢钾装置投产难题,她一头扎进实验室。试车阶段,化验室需要提供的分析数据极为繁杂,且样品成分和含量都不明确。面对困难,夏洁没有退缩:没有现成参考,她便翻阅海量资料,没有经验可循,她便用实验蹚出道路,无数个昼夜攻关,终于成功编制出《磷酸二氢钾分析操作规程》,不仅极大提升了分析效率,更填补了行业技术的空白。

  此后,以她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她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了27项技术攻关项目,多项成果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其中,《氧化钾含量快速测定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将测定时长从120多分钟大幅缩短至20分钟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红磷化工,夏洁不仅是技术领域的尖兵,更是人才培养的“先行者”。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李红艳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在第十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李陈莲、陈红娟等新人也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从青涩走向成熟,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她将个人匠心化作团队炬火,为红磷化工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就我的工作而言,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精准、高效、创新,只有做好这三点,才能让分析检验这个‘眼睛’更亮更准。”夏洁的这句话,正是她25年职业生涯的生动注脚。如今,更多公司技术骨干正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将“毫厘必争”的准则融入各环节,让“工匠精神”在质检分析中薪火相传。

  【人物名片】

  夏洁,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分析高级技工、工程师。先后荣获“云南省技术状元”“最美青工”“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首席技师”“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岭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王香:17载坚守,绽放在生产一线的“铿锵玫瑰”

  在生产一线这片充满挑战的天地中,王香犹如一朵坚韧的铿锵玫瑰,十七年奋斗不息,在平凡岗位铸就非凡。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香以行动践行誓言。

  面对任务紧且充斥着刺鼻恶臭的车间萃取塔填料清洗任务,她主动请缨挑重担,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清洗现场,王香身先士卒,扛起消防水带、拿起铁铲,率先冲向作业区。沉重铁铲压得她手臂酸痛麻木,刺鼻气味令人几近窒息,可她凭借钢铁意志,持续奋战数小时。休息时,虽满脸疲惫,目光却依旧坚定。在她带动下,团队高效完成清洗任务,为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筑牢根基。

  “调试不能停,人不够我来顶!”面对装置试车人手短缺难题,王香主动承担重任。该任务技术环节复杂、精准度要求高,她深知责任重大,提前进入“备战”状态:逐字研读技术资料,逐项核对关键参数,将试车流程烂熟于心。现场调试时,无论是设备初次调试,还是联动试车关键步骤,她都全程参与、精心把控,凭借多年生产经验和对流程的深入了解,敏锐捕捉潜在问题并及时提出合理建议,为优化装置性能、保障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技术攻坚之外,王香始终将班组管理作为重要抓手。一方面,将安全管理视为重中之重。她结合车间实际,制定严谨的操作规程与安全制度,并利用班前班后会组织学习培训,引导工友强化安全意识、提升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将成本控制作为核心目标,带领班组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倡导节约水电和原材料,通过优化工艺、调整物料配比,减少物料浪费,使班组成本逐年下降,效益显著提升。

  十七年扎根生产一线,王香用匠心淬炼技艺,以担当书写答卷。昆明市总工会建功立业标兵、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一张张奖状见证着她从青涩技工到行业标杆的蜕变,更折射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光芒。这朵绽放在生产一线的铿锵玫瑰,用躬身垂范的奋斗姿态点燃团队斗志,让攻坚克难的斗志在车间奔涌,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人物名片】

  王香,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一线生产班长。先后荣获“昆明市总工会建功立业标兵”“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统筹:浦美玲 自建丽

  策划:李斌 杨景涵

  撰文:王静姝 阎素素 

  设计:王娜

  外联:张望顺泽 李卓蔚 

  资料来源: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美丽开远”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