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滇企 >> 正文
礼赞劳动 匠心筑梦 | 淬火成金锻匠魂 他们以实干诠释“劳动最光荣”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5:26:00  来源: 云南网

  【编者按】

  工匠精神,是镌刻在云南国资国企血脉中的奋斗基因,更是新时代劳动者“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信仰。从贵金属领域的科技尖兵,到钢构桥梁的焊花匠人;从毫厘必争的质检先锋,到扎根一线的铿锵玫瑰……他们以匠心为炬,在千锤百炼中淬炼技艺,于平凡岗位书写不凡篇章,为云南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当前,云南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国资国企作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更需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锻造核心竞争力。值此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云南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特别策划推出“礼赞劳动 匠心筑梦”专题报道,聚焦云南国资国企的匠心典范,通过展现奋斗者的精神图谱,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风尚,激励更多劳动者以匠心守初心、以技能报家国,让工匠精神在云岭大地薪火相传,为谱写云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  

 
保明伟:25载守护亚洲象 他是雨林深处的“大象医生”

  在云南西双版纳雨林深处,有一群特殊的“守护者”,他们与亚洲象结下不解之缘,保明伟便是其中之一。自2000年起,保明伟扎根亚洲象保护一线,参与亚洲象野外救助30余头次,用青春与热血书写了一段段人象共生的温暖故事。

  保明伟与大象的结缘,始于救助受伤的小象然然,自此,他身上便有了大象的味道。二十五载春秋流转,他的足迹烙在雨林的每一处救助现场:2007年,与同事合力救助重伤的母象平平;2015年8月,参与救助被遗弃新生小象羊妞,2021年7月,救助左前腿被野藤缠绕割伤的小象龙龙……每一次救助,都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博弈。

  这些一线救助经验,为团队开展亚洲象人工繁育和医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人工辅助繁育10余头亚洲象,成活率达100%;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的技术开展亚洲象健康管理和疾病诊治,实现了用心电传感器测量亚洲象心率等技术创新,主导完成的项目“亚洲象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获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为全国亚洲象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基本参考数据。值得一提的是,羊妞,这头被“象爸爸”们给予无限关爱的小象,已打破国内已知新生幼象救助年龄最小、成活时间最久的纪录,成为我国野生亚洲象救治的重要范例。

  从单一个体的伤病救治到整个种群的迁徙护航,保明伟的大象守护半径在不断延伸。2021年,当15头亚洲象北上引发热烈关注时,保明伟奔赴昆明、玉溪一线,参与了北移亚洲象群南返助迁行动。在这场持续数月的“人象对话”中,他与团队成员精准研判象群迁徙路线,全程护航人象安全。其间,凭借20米精准吹管麻醉技术,成功将1头离群独象麻醉后安全转运回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并引导北移象群全部安全返回原栖息地,持续开展野外观测。

  在西双版纳的雨林深处,保明伟与亚洲象的故事仍在继续。在无数“大象医生”的守护下,人象共生的和谐乐章,正在彩云之南悠扬回荡。

  【人物名片】

  保明伟,现任云投集团旗下金孔雀旅游集团——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技术总工、高级兽医师。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岭工匠”等荣誉。

 
兰希雄:矿石分选的“点金人”

  从车间里的“技术尖兵”到行业的“领路人”,兰希雄的三十五年,是把热血与青春浇铸进矿石分选的三十五年。

  铜精矿品位、铜精矿回收率分别提升6%、40%,锌精矿品位、锌精矿回收率均提升7%,锡回收率从45%提高到50%以上,铁精矿价值提升30%以上……一组组跳动的数字背后,是兰希雄团队在多金属矿综合利用领域实现技术跨越的生动体现。

  面对锌锡多金属矿难选瓶颈问题,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探索出铜锌粗精矿再磨工艺、浮选柱应用、单铜矿与锌锡矿混选技术应用等一系列针对不同矿石性质的选别技术和方法,推动铜锌选矿技术指标大幅提升;应用高效脱泥工艺、离心选矿机工艺,攻克常规重选微细粒锡石回收率低等关键技术和难题;开发“弱磁精选+浮选脱硫”工艺,实现磁铁矿与磁黄铁矿的高效分离。这些瞄准行业痛点的技术突破,让每一粒矿石都释放出最大价值,不仅推动企业年增经济效益9660万元,更为云南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树立了“科技范式”。

  步履不停,兰希雄又将目光投向矿山废石。面对采矿剥离的千万吨废石,他看到的不是负担,而是沉睡的宝藏。历时四年攻关,兰希雄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集成应用光电选矿、跳汰选矿、螺旋溜槽选矿技术的废石资源综合回收工艺,并建成国内首家国际一流的300万吨/年废石资源综合回收生产线。这条“变废为宝”的生产线,每年能从废石中“淘”出67.5万吨矿石,增创经济效益11241万元。

  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先后开展磨矿、浮选、重选智能控制系统技术开发,在提高磨矿效率和锌、锡、铜选矿技术指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毕生热血倾注选矿事业,他带领团队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主导的多项突破性成果不仅为企业创造真金白银,更让我国在多金属矿综合利用领域实现技术跨越。

  【人物名片】

  兰希雄,现任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选矿副总工程师。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省‘最美职工’年度人物”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永生:31年坚守 做好一件甜蜜事

  2024年1月30日,伴随着阵阵鞭炮声,云南农垦永德糖业有限公司麦坝分公司2023/2024榨季开榨——在张永生团队百日攻坚的汗水浇灌下,这座停摆七年的糖厂终于轰鸣重启。

  回望2023年6月,当集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张永生直面麦坝糖厂“重启大考”。自进驻厂区起,他便带领团队在废弃设备丛林中昼夜奋战:爬高塔、钻地槽,开展锅炉管道除锈校准、进行压榨辊轮精度调试,在他们的努力下,各式设备逐渐苏醒,为糖厂重启攒足了能量。这场百日攻坚的成果,在糖厂重启后化作了实实在在的产能突破:2023/2024榨季首战告捷,产出13.35万吨优质白糖;2024/2025榨季持续突破,截至4月,产糖量同比激增120%,优一级品率提升4.88个百分点,产糖率攀高0.97%,三项核心指标全面提升,为农垦糖业集团新榨季整体产能提升注入了强劲动能。

  细致入微,是张永生破解生产难题的“密钥”。面对糖浆上浮工艺痛点,他从原料品种变化中“嗅出”改良契机,果断推行澄清工段全自动化,停用二次硫熏和糖浆上浮工段。首年改造即创下显著效益:当年入榨甘蔗33万吨,节约成本34万元,带来收益56万元;经验推广至其他5条生产线后,年节约成本达400万元。在压榨车间,他带领团队开展优化改造,攻克压榨工段渗淋装置不合理、渗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让蔗渣转光度从2.50%下降至2.30%。当年入榨甘蔗32万吨,多产糖140多吨,单季创造效益70万元。

  此外,作为省级“康丰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还带领43名技术人员开展多项创新实践,团队创新成果深度转化应用形成的“龙珠”牌白砂糖先后荣获“云南省政府质量奖”“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等权威认证。

  从技术攻坚到品牌认证,每一项荣誉都是他深耕“甜蜜事业”的勋章——在云岭蔗海深处,他以匠心为笔,将全部热忱与智慧倾注糖业发展,勾勒出与糖业共生的人生长卷,“酿造”出新时代的“甜蜜事业”篇章。

  【人物名片】

  张永生,现任农垦糖业集团所属农垦永糖公司副总经理、麦坝分公司总经理,为省级“康丰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头人之一。曾荣获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制糖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张志清:以匠心守初心 助力云药香飘万里

  三十年能做什么?在云岭大地上,张志清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案——以科技创新为犁、以产业振兴为己任,用科技力量重塑传统中药产业格局,让云药焕发出新的生机。

  他是科技创新的笃行者。秉持“守正创新”理念,他带领团队攻克产业关键技术,依托云南白药资源优势,构建起全国领先的三七系列提取平台,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实现市场占有率、产能“双冠王”;主导开发40余个保健食品、新型饮片等创新产品,参与承担15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参与编撰《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云南民族药志》等多部药学专著,为云药产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是品牌战略的推动者。秉持“市场驱动、优质可溯、有品有格、健康可持续”理念,他全力推进品牌药材工程建设,推动三七药材及提取物全国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创新打造“云药探秘行”“云药万里行”文化IP,并依托“千草堂”中药材品牌,推动云南道地药材走向全国。在他的带领下,近五年,团队实现云南中药材及提取物等产品销售收入超35亿元,让云药声名远扬、香飘四海。

  他还是人才成长的“引路人”,乡村振兴的“助力者”。创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为集团培养各类人才50余人;带领团队筹划新建多个产地交易市场,构建“数智云药”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云南道地药材产地市场集群,以实际行动助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从科技创新到品牌战略、从产业融合到乡村振兴,张志清始终坚守在产业一线,用永不停歇的奋斗热情,为新时代工匠精神写下生动注脚。

  【人物名片】

  张志清,现任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事业群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品牌药材BU总经理。先后兼任云南省青联委员、云南省第七届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第八届理事、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民族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协会副秘书长。2022年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荣誉。

 
宋瑞帆:扎根一线的“金融工匠”

  “金融人的价值,就藏在老百姓的笑脸里。”这句话不仅常挂在宋瑞帆嘴边,也刻进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奔走里。从银行厅堂到田间地头,从服务窗口到乡村振兴前线,宋瑞帆以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担当,是既能以匠心打磨各项业务,又能以情怀温暖每寸土地。 

  2013年,初入富滇银行的宋瑞帆担任支行大堂经理,这个直面群众的“第一窗口”,成为他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起点。为快速精进业务,他白天在厅堂奔走,深夜伏案钻研业务,力求做好每个环节。日常对细节的执着,在一次电信诈骗事件中成为守护客户的关键——那天,一位老人急匆匆到银行转账,宋瑞帆细心察觉异样,与柜员默契配合,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联系家属,最终守住了老人的“养老钱”。

  2021年,宋瑞帆被选派至楚雄州武定县狮山镇麦岔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迅速转变角色,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整理资料,为患病村民申请医疗补助,帮助滞销农产品打通销路。同时,积极引入银行惠农政策,推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推动科技赋能提高村委会办事效率,建言献策打造美丽乡村……驻村两载,麦岔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写在笑脸上。

  离开麦岔村后,秉持“金融为民”的信念,他奔赴更辽阔的天地。在楚雄州政府顶岗锻炼期间,他发挥金融优势,深化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成功为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单晶硅拉棒标准厂房建设及辅助车间建设项目办理银团贷款。转战元谋支行后,他带领团队跑遍全县乡镇,开展30余场“金融下乡”活动,将贷款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打造“扛着党旗下乡,贷动乡村振兴”特色品牌。2024年,元谋支行2024年普惠贷款较年初新增1亿元。

  十几年岗位轮转,变的是角色身份,不变的是“空杯心态”与“金融为民”初心。从霓虹都市到乡野田间,宋瑞帆始终认为:“金融不该是高高在上的数字,而是托起万家灯火的温度。”如今的宋瑞帆,依然奔忙不息,努力将金融服务的温暖送达千家万户,续写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篇章。

  【人物名片】

  宋瑞帆,富滇银行楚雄分行综合客户经理,2024年“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两次获富滇银行“优秀员工”称号、1次获富滇银行“优秀客户经理”称号。

 

  统筹:浦美玲 自建丽

  策划:李斌 杨景涵

  撰文:王静姝 阎素素 

  设计:王娜

  外联:张望顺泽 李卓蔚 

  资料来源: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富滇银行、云南白药集团、农垦糖业集团、“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云南网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