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河县石头寨乡:化“棕”为宝 托起致富梦
红河县石头寨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创新产业发展路径,成功将闲置的棕榈籽“变废为宝”,开辟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让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石头寨乡拥有2万余亩棕榈种植面积,但丰富的棕榈籽资源长期未得到有效利用。为打破这一局面,该乡党委和政府主动作为,引进先进的棕榈籽加工设备与技术,推动棕榈籽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化。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依托红河县“巧工坊”就业服务站,由村集体公司组织生产,干部职工带头示范,将棕榈籽加工成手链、枕头等兼具实用性与文化特色的产品,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工人”的转变。
在红河县“巧工坊”就业服务站,群众只需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参与棕榈籽分拣、打磨、编织、填充等工序,按照按件计酬、多劳多得的方式获取收入。站内实行“弹性工时”制度,务工群众既能兼顾家庭事务、农业劳作,又能利用农闲时间增加收入。同时,村集体公司通过产品分红和销售提成,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形成“群众增收、集体增益”的双赢格局。
市场对石头寨乡棕榈籽产品给予了高度认可。今年“五一”期间,该乡在马帮古城商业广场设立展销摊位,棕榈籽手链、枕头等产品凭借天然环保、工艺精巧、寓意吉祥的特点迅速走红,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香饽饽”,销量远超预期。消费者纷纷称赞:“棕榈籽产品既健康又有红河县文化特色,自用和送礼都很合适。”市场的热烈反馈,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该乡后续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增强了信心。
石头寨乡将持续扩大棕榈籽产品加工规模,开发更多系列产品。同时,推行“技能培训+订单生产+保底分红”模式,开发线上直播销售渠道,全力打造“石头寨乡棕榈籽”特色品牌,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端稳“生态碗”、吃上“手艺饭”。(记者 杨幼媛 通讯员 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