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银行 >> 兴业银行 >> 正文
兴业银行昆明分行 金融知识进企业 共筑风险防范线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30日 17:31:20  来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原标题:兴业银行昆明分行 金融知识进企业 共筑风险防范线

  为切实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深度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兴业银行昆明分行积极作为,常态化、多频次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致力于将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做深做实。近日,兴业银行昆明分行组织下辖昆明人民西路支行,走进云南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为企业员工送上实用且专业的金融知识“大餐”。

  活动当日,兴业银行昆明人民西路支行的工作人员提前抵达云南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对活动现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布置。宣传资料摆放整齐有序,展示设备调试精准到位,全力营造出浓厚的金融知识学习氛围,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环节,支行工作人员凭借专业的金融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企业员工详细解读了金融消费者的八项基本权利,涵盖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以及信息安全权。工作人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这些权利在金融消费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与实际应用,使员工们深刻认识到自身所享有的金融权益,进一步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讲解知情权时,工作人员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阐述了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等级、收益情况、投资方向等关键信息,确保自身在金融消费中做出明智决策。

  针对当前金融诈骗高发的严峻形势,工作人员将防范金融诈骗作为活动重点内容之一,深入剖析了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常见诈骗类型的典型案例。通过详细讲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话术技巧以及防范要点,让员工们对金融诈骗有了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以“冒充公检法”诈骗为例,工作人员指出犯罪分子往往会假冒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等执法部门,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要求受害者转账汇款。工作人员特别提醒大家,公检法机关有着严格的办案程序,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办理案件,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汇款。一旦遇到此类情况,务必保持冷静,及时与警方联系核实,避免遭受财产损失。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分析,员工们纷纷表示会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凸显,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支行工作人员向企业员工普及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公共场所谨慎使用公共Wi-Fi,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金融交易或输入个人敏感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防止因点击恶意链接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取;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及相关信息,不轻易向他人透露。同时,工作人员强调在办理金融业务时,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为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支行工作人员精心策划了金融知识问答环节,并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小奖品。员工们踊跃参与,积极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一环节,员工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金融知识,加深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金融诈骗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兴业银行昆明人民西路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走进云南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是支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

  未来,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将持续关注企业和群众的金融需求,不断创新金融知识宣传方式和内容,组织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将金融知识精准送达更多企业和群众身边,为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营造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兴业力量。(兴业银行昆明分行供稿)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