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银行 >> 正文
党建聚力润边疆,金融活水惠民生——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文山站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17:06:00  来源: 云南网

  近日,历时近2个月的2025年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文山站系列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文山监管分局指导,云南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红塔银行、平安人寿云南分公司、太平洋财险云南分公司等40余家省级、州(市)级金融机构共同举办。活动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纽带、以需求为导向,将金融服务的触角深深扎根边疆大地,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深度融入边疆发展大局,用“有温度的金融”架起了连接群众和企业的“连心桥”,为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金融动能。

  党建引领聚合力,金融春风润边疆

  活动首站在文山州麻栗坡县、马关县启幕,创新设置“边疆主题党日活动+芦笙非遗制作+守护民族节日”三大特色活动,将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存款保险等金融知识,以“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送进千家万户。

  在麻栗坡老山作战纪念馆前,“红色基因润边疆 金融为民守初心”主题党日活动为本次文山站民族行奠定了“金融为民”的基调。来自省州县三级的金融监管系统及金融机构的党员代表重温入党誓词,聆听英烈事迹。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老山精神是边疆金融工作者的精神坐标,我们要以革命英烈事迹砥砺初心,切实将‘金融为民’的政治性、人民性转化为服务边疆群众的实际行动。”

  在马关县小坝子镇的兜阳节活动现场,随着“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旗帜在金融机构间庄严传递,金融消保事业也在边疆地区开启了新征程。当民间艺人用芦笙吹响消保MV《云岭金声》的优美旋律,当现场群众在爱国拥军故事中追忆峥嵘岁月,当少数民族群众在金融知识宣讲课中感受金融服务变迁,金融为民的初心在苗族长街宴的烟火气中得到了有机融合。

  在老懂寨村的芦笙非遗制作现场,金融工作者与学生围坐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身边,在打磨芦笙的过程中感悟“调准音与守稳钱”的共通之道。“非遗+金融”的创新,让金融消保知识随芦笙旋律传遍村寨。

  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超3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直接助力当地商品销售20余万元,实现了“知识普及+提振消费”双赢。

  金融赋能童心梦,消保种子播心田

  在丘北县平安希望小学,“金融消保润童心 爱国拥军筑梦行”活动以“外场趣味活动+室内课堂教学”双轮驱动,为孩子们送上了“知识+情怀”成长礼物。

  教室内,金融志愿者结合真实案例讲解货币知识、剖析校园常见金融陷阱;退伍军人用戍边故事点燃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操场上,“投掷辣椒答问题”“消保知识抢答赛”等趣味活动,让“零花钱要怎么花”“防诈骗要怎样防”等金融消保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扎根,帮助学生增强“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本领。

  活动吸引了700余名师生参与,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学生金融知晓率提升至80%。

  精准滴灌促发展,金融活水润边疆

  7月4日,在文山数智云药交易中心内,“三七企业”专场融资对接会聚焦当地特色产业,以“政策解读+产品知识+现场坐诊”三位一体模式,为中小微企业送上金融“及时雨”。

  会上,金融监管部门解读国家普惠政策,6家金融机构针对三七产业的特色信贷产品进行知识讲解,金融机构法律专家深入剖析融资风险。“无还本续贷怎么申请”“合同陷阱如何规避”“担保费率有哪些猫腻”,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答,让企业代表直呼“解渴管用”。集中授信仪式以“真金白银”破解融资困局。同时,坐诊接访专区、咨询洽谈区,各单位相关负责人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一对一解答企业在投融资、生产经营中涉及的金融政策咨询、服务需求及意见建议。此外,文山金融监管分局主要领导还带队深入三七交易中心走访调研,与农户、经营户“摊前话金融”,用“大白话”解读无还本续贷、融信服平台等政策,让金融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

  活动吸引了50余家企业、商户参加,实现金融服务对接企业20余家,现场提供融资咨询50余次,解决了“合同陷阱识别”“担保率核算”等实际问题10个,现场授信了18家企业,授信金额达7983.60万元。

  凝心聚力再出发,谱写边疆新篇章

  此次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文山站是金融消保工作扎根边疆、服务民生的创新实践。无论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匠心课堂,还是赋能企业发展的精准授信,每一个活动都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力推动金融消保知识从“单向灌输”向“沉浸式体验”转变,守护边疆群众的“钱袋子”,激活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搭建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为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实的金融力量。

  下一步,云南省金融机构将持续深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长效机制,以“金融消保民族行”为载体,推动“金融+非遗”“金融+节日”“金融+教育”等模式常态化、品牌化,让金融服务的阳光雨露惠及更多基层群众,为构建安全健康的金融生态贡献金融智慧与担当。

  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文山站组委会 供稿 供图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