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产业持续绽放新活力
今年上半年,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经济发展态势喜人,综合产值突破21亿元。其中,花卉产业表现尤为亮眼,综合产值达13亿元。在种源研发持续突破、市场销售稳中有进的双重驱动下,园区花卉全产业链呈现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走进云南西露斯园艺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大棚,非洲菊盛放如潮,工人们穿梭在花丛间忙着采摘鲜花。得益于园区在建设初期统一部署的智能温室环境调控系统、无土栽培与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设备,该公司鲜花生产周期实现精准到天的管控,每平方米产能较传统温室提升2.5倍,产值增幅超3倍。目前,公司已拥有42个非洲菊专利品种,种植规模达50亩。
云南西露斯园艺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阮建财说:“每天的花卉采摘量在2.5万到3.5万枝,上半年产量达到了590万枝,产值在1200万元左右。下半年预计产量600万枝,全年产量预计1200万枝,总产值约2500万元。”
从采摘车间到鲜切花包装流水线,忙碌的生产场景随处可见。销售市场的旺盛需求不仅带动了产业增长,还让工人获得了稳定收入。据了解,工人每个月工资3000元至4500元。
花卉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体现在一组组亮眼数据中:今年上半年,产业园核心区实现鲜切花产销2亿支、产值3亿元;种苗产销3亿株、产值1.5亿元;盆花产销400万盆、产值0.6亿元。而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种源研发提供的硬核支撑。
在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花卉育种中心(开远)基地,新品种的培育正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今年上半年,基地完成10个新品种专利申报,“摩朵”“眯朵”“架吉”3个月季品种获得国家林草局新品种登记授权,40个杂交后代优株为育种工作储备了优质种源。
今年上半年,园区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与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长期合作,聚焦花卉种源研发与种苗繁育关键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数据显示,上半年园区新引进花卉品种140个,自主研发品种10个。截至目前,累计引进新品种2932个,研发新品种74个,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园区将紧紧围绕“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3个关键环节,实施“三端协同”发展战略。在与科研院所合作、花卉全产业数字化建设、花卉新品种实验示范种植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花企“联农带农”示范效应,扩大自研花卉新品种种植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推进花农种花增收,实现开远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邱美华 曾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