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金融加力服务“三农”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5日 10:28:53  来源: 经济日报

  原标题:金融加力服务“三农”

  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三农”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聚焦粮食生产、县域富民产业、乡村建设等“三农”重点领域持续增强金融供给,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质效。

  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发力支持粮食生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服务农业的政策性银行,积极筹措信贷资金全力保障粮食收购,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农发行山东分行强化科技赋能,提供高效便捷金融服务。该行推动线上办贷模式,强化数字化办贷产品在服务夏粮收购中的作用,创新推出“智粮贷”“竞拍贷”“竞采贷”“中储e贷”等线上便捷办贷模式,持续丰富粮食信贷业务办贷管贷模式和手段。充分利用农发行企业网银、手机银行、银企直联等电子支付渠道,提供7×24小时结算服务,满足企业节假日期间的用款需求,确保现金供应不断档、不掉链。截至目前,已投放夏粮收购信贷资金80亿元。

  中信银行作为股份制银行,紧扣“聚焦重点、突出特色”经营主线,将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三农”关键领域。在黑龙江,中信银行聚焦粮食安全等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领域,与北大荒农垦集团密切合作,创设了“粮农贷”特色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切入农户真实种植场景,实现在线授信审批。截至2025年2月已惠及3000多户农户,覆盖了北大荒集团超过60%的农场,“粮农贷”累计投放金额高达15.62亿元。截至今年7月末,中信银行涉农贷款规模已接近5000亿元大关,贷款增速超10%。

  农村商业银行针对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粮食生产便利性。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长兴农商银行通过“整村授信”等模式为粮食生产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目前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超164亿元,其中专项支持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的“新农贷”等产品投放达15.25亿元。“我行通过‘名单制+主动上门’服务模式,逐户对接走访种粮大户,为其提供集账户结算、信贷支持、知识宣传于一体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全力支持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绍兴瑞丰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潘亮说。

  金融服务“三农”需要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峭表示,保险公司应推进物联网、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农业保险上的应用,需要鼓励相关机构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

  为推动科技赋能农业保险,重庆金融监管局指导各保险公司围绕精准投保理赔,探索构建可视化、可校验、可应用的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汇集地块信息、流转信息、承保农户信息,根据地块编码自动关联数字地图并校验,确保“地、权、人”的真实与承保校验。利用低空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区域内作物生长期、长势分级和损失分类,运用数字地图和AI分析,生产监测报告、给出生产指导建议,辅助农户和政府用于生产指导和灾后管护。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182个,重庆市农险保费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7.71%,提供风险保障676.86亿元,支付赔款12.8亿元,基本建立起中央保大宗、地方保特色的农业保险谱系。(记者 彭江)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