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童保险服务推出健康管理大项目
在保险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与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如何突破传统“事后赔付”模式,成为行业共同探讨的命题。近日,大童保险服务推出的健康管理大项目,该项目作为大童“全面风险管理”战略升级进程中的关键一环,旨在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精准、高效的健康风险管理服务。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慢性病高发,公众对于“少生病、管好病”的需求日益上升,保险产品也逐渐从单一的经济补偿转向预防性健康管理。大童保险服务董事长、总裁蒋铭表示,客户的核心诉求是降低健康风险发生概率,而非被动等待理赔。此次升级正是通过构建“防、治、养”一体化生态,帮助客户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观念转变。
据介绍,大童在此次项目中引入了“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健康管理体系:在事前,依托800家民营体检网点和300余家三甲医院等资源,为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在事中,通过图文、视频问诊及重疾就医规划等方式,帮助客户高效获取医疗资源。在事后,则延伸至陪护、康复、护理指导,协助客户顺利回归正常生活。这一整合方案突破了保险公司传统边界,强调“保险+健康服务”的协同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大童在业内首创了健康档案托管系统,整合体检、医疗及智能设备数据,形成客户个人健康档案,并辅以专业解读与个性化管理方案。这一创新不仅打破了医疗数据孤岛,也让健康风险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成为可能。
大童的探索折射出保险行业服务模式的演进方向。保险业正从单一的赔付功能走向风险管理和健康服务的全周期参与。大童保险服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类创新实践或将推动保险公司逐步转型为综合风险管理机构。随着数字化和医疗资源整合的深入,保险业在健康服务中的角色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客户黏性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医疗资源的压力,为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健康管理理念的普及,保险与健康服务的融合将愈加紧密,相关模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推动行业实现从“保障赔付”向“风险管理+健康守护”的转变。(经济日报记者 武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