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要求,中国太保寿险云南分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动《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2026年2月1日起实施)落地实施,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
适当性管理是金融机构履行消费者保护责任的核心环节。它要求机构全面了解产品、充分认识客户,依托科学评估与精准匹配,确保产品特征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投资需求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机构合规经营与风险防控能力,更是构建诚信、专业、负责任行业形象的重要基石。
以9月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中国太保寿险云南分公司扎实推进适当性管理教育与风险提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内外宣传与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全体员工和广大客户的适当性管理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
活动期间,公司组建了由消保、合规及业务等多部门骨干构成的“适当性管理宣讲团队”,面向内部员工及营销团队开展多轮政策解读与制度培训。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剖析、情景模拟及线上考试等多种形式,确保每一位员工深入理解适当性管理的基本要求与操作规范,牢固树立“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客户”的理念,切实做到合规销售、风险可控。
对外宣传方面,公司积极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客户接待日”等线下面对面活动。工作人员走进社区、走近客户,通过发放宣传折页、设置咨询台、举办微课堂等方式,通俗易懂地讲解适当性管理的重要意义,提示常见金融风险,并结合真实案例帮助客户识别误导销售、非法集资等陷阱,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公司认真倾听客户诉求与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消费的金融观念。
通过宣传活动不仅提升了内外勤队伍的合规意识和专业能力,也切实增强了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与信任,彰显了中国太保寿险云南分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良好形象。
中国太保寿险云南分公司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了解自身情况。消费者要牢记“投资有风险、购买需谨慎”,根据自身收入来源及支出预算、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自身投资知识经验等,结合实际情况,围绕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2.正确认识产品属性。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要全面了解金融产品性质、风险和特征,仔细阅读产品合同,亲自如实填写风险评估,谨慎签署合同,依法依约履行合同约定。
3.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投资必定有风险,高收益必定有高风险,不能只注重收益而忽略风险,消费者要树立风险自担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依法承担投资金融产品的风险。
4.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直接与金融机构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自身民事权益。
为持续落实适当性管理要求,中国太保寿险云南分公司正在从以下两方面深化管理:
1.严格产品分级与销售资质管理,对公司产品进行科学分级,并建立相应的销售授权机制。对销售高风险类产品的人员组织专项培训与考核,持续强化合规意识与专业能力。
2.科技赋能,全流程嵌入适当性管理。依托智能工具与系统支持,通过风险测评、双录、回访等,将适当性要求贯穿于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
中国太保寿险云南分公司将坚决贯彻国家金融政策与监管要求,始终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置于经营管理的核心位置。未来,公司架构持续优化适当性管理体系,筑牢风险防控屏障,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努力让保险消费者享有更安心、更可靠的服务体验。
中国太保寿险云南分公司 供稿 供图